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763064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4305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统编
,
登飞来峰
,
PPT
,
19张
,
课件
,
阅读
(
课件网
) 人生起伏事常在,碧血丹心尽展怀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 活动三:知人论世,一身肝胆明诗志。 活动一 :诵读辨体,抑扬顿挫体诗韵。 活动二 :以画解诗,斟词酌句悟诗境。 目 录 孔子曰 :“君子登高必赋。”古人登高临远,往往睹物感怀,留下了无数经典诗作。这些诗作就被称为“登临诗”。那么,提到登高,你会想到哪些诗句呢? 导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壹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叁 肆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夕阳楼》 活动一:诵读辨体, 抑扬顿挫体诗韵。 (一)说说这两首诗在诗体、句式、节奏和韵律上有何不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体 句式 节奏 韵律 《登幽州台歌》 古体诗 长短参差 五字三停、六字四停 抑扬变化 《登飞来峰》 七言绝句 对仗工整 二二三节拍 音韵和谐 (二)朗读指导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放缓语速,适当延宕,读出时空浩渺之感和诗人的孤独、悲怆;重读“不见”,以传递诗人的不平之意;在“独”“怆然”“涕下”这几个词上放缓、延长、停顿,语调低沉, 以传递诗人复杂的情绪。 (二)朗读指导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前两句语速稍放缓,以传递出宏阔浩大的气象,为后两句的扬起蓄势 ;后两句语调要渐高,以传递出诗人情绪的层层推高。 活动二 :以画解诗,斟词酌句悟诗境。 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诗人情感,用诗中的词句,为下面的两幅画各配一个“题”,并阐释理由。 图 2《登飞来峰》 图 1《登幽州台歌》 图 1《登幽州台歌》 “天地悠悠”——— 画面中的留白,给人以苍茫浩渺之感,诗句中的“天地悠悠”形容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和画面体现的情境一致。 “独立怆然”——— 画面中的诗人形单影只,在苍茫天地间显得十分渺小、孤单,诗句“独 怆然而涕下”最能体现这一情境。 图 2《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 画面中诗人眼前有层层浮云翻滚,和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相符合。体现了诗人不怕任何阻拦勇往直前的勇气。 “身在最高”——— 画面中诗人站在山峰之巅,和诗中“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相符合。展现出诗人的自信。 活动三:知人论世, 一身肝胆明诗志。 【材料二】《登飞来峰》创作背景 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随即赴扬州任签判,之后又升任鄞县知县,治理一方,政绩显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29岁的王安石做知县任期到,在返回故乡江西的途中,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写下《登飞来峰》。 【材料一】《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陈子昂24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他对国家大略、边防事务颇有远见,但因直言敢谏,仕途不顺,曾蒙冤下狱。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率军征讨,宦海沉浮十余载的陈子昂担任随军参谋。前线兵败,陈子昂一再进谏,请求分兵抗敌,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吟唱出《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的“怆然涕下”,不仅是因为无人赏识,贤君难遇,更是眼看国土沦丧敌人手中,满腔壮志却无法实现的悲愤。对于壮志难酬的陈子昂而言,这浩远苍茫的景象更加深了他的渺小感、孤独感。 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4课诗词三首(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7课孤独之旅(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生版+解析)(2024-11-26)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5课故乡(学生版+解析)(2024-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