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 学语文 曾经因为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爱上了语文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总想用那么一两句诗来妆点自己的生活,语文不仅让我读懂了滚滚红尘,也读懂了我自己。在那些暗香浮动的华章里;古老悠扬的韵律中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几抹影子。 在诗经的河岸边寻章摘句,驰骋遨游,在唐诗宋词中赏风花、品雪月。太白的酒、易安的花、放翁的梅、东坡的柳、纳兰的月都曾让我如痴如醉。 课余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从那些泛黄的书页中去探寻语文的渊源,很多时候总能从纸页中游离出几许断肠的诗句与醉人的遐思。 课堂上老师对那些尘封的历史与岁月总能信手牵引,娓娓道来。记得有一位周老师,一上讲台,就轻摇着折扇嘴里吐出的全是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我们总能从她那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悠悠古韵、缕缕古风萦绕耳际。所以聆听古代文学课是一种享受,是心灵的旅行,更是灵魂的游曳。 我对语文的热爱剪不断、宕不开。我喜欢整天与同学们一同咀嚼着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我们在每一个晨曦中唱着语文的歌,沿着古人的足迹让思绪浪迹天涯。长亭外、驿道边总能留下我们的脚印。我们到过卓文君的十里长亭,杜牧的杏花村,李煜的幽幽深院,柳永的杨柳岸……。 曾经有一位老师告诉我语文就像第二堂体育课。 可是后来,我发现语文有记不完的字词,学不完的语法,做不完的试卷。于是语文课上流淌的歌声变成了笔尖行走在苍白纸页上的沙沙声。说实话,有时感觉这样子非常的乏味和疲惫!也是从这时候起我喜欢把自己心里的波澜都记下来。刚开始只是作为发泄情感的载体与方式,可后来却慢慢的喜欢上了这样。 语文是一门用情感编织的学科,是一门服务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的学科,学语文就是学说话,学做人。 真的盼望哪一天我们的语文课可以行走在春暖花开的田埂上,可以栖息在星光皓远的旷野。可以与高山对话,与大江呐喊。甚至可以像海子那样关心粮食与蔬菜,喝一杯茶,听一首歌,赏一弯月,携一卷诗。然后再将触动与心绪酿成精美的文字。 一首诗,半阙词让我与语文结下了深深的情结,一个故事,三五声言语让我坚信我将与语文走完以后的人生。对语文的爱说不清,道不明,总之这份语文情结已经牢牢植根于心灵深处。 范文一: 我与语文的情愫 想到语文,心中会不自觉的涌动着一份激情。语文如甘霖,滋润我饥渴的心灵,语文如阳光,照亮我原本迷茫的前程,语文如腊梅,能让人即使饱受寒风萧瑟也依然独树枝头。 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他从高山之巅上流下,流入原本狭小的湖泊,经过时间的冲刷,慢慢淡去他浑杂的污浊,开始呈现他的透明、清澈、诱人,让人流连忘返。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身处异国他乡,到处都弥漫着语文的足迹,语文是一种语言的结晶,同样也是一种文化的结晶,中国人学习中国语文是对文化的解读,而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只是对语文的理解,中国人在语文方面做出巨大成就的人不下枚举,梁启超先生写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努力。”的励志名篇,便是对中国语文的极大领悟,鲁迅先生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拯救国人的思想,也是对语文的深刻启迪。作为中国人,在语文方面不求甚解的人亦不下少数,有的中国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却不及一个外国人,那些外国人能用三寸不烂之舌说的部分中国人痛入骨髓,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比喻可能不太合适,难道那些中国人真的是故作深沉、太肤浅、太伪饰了吗? 如果一个国家的语文都消失了,那这个国家也就名存实亡了,就如同行尸走肉,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哀矣!哀矣!学习语文,可以看清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可以让人内心深刻理解,把自己看清了,然后爱自己、爱世界,语文记载着历史,激荡人心、包罗世间万象。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人才,也是有思想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