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8658

9 荷塘月色 配套教学设计(5)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38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荷塘,月色,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章第四、五、六段的品读、分析,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高中所学的第一篇散文,对于一篇写景散文应该从哪些地方去鉴赏,学生没有方向。 3重点难点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章第四、五、六段的品读、分析,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学时重点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学时难点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音乐情境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凤凰传奇音乐专辑中《荷塘月色》的片段和他们演唱会的现场片段,让学生比较两个音乐片段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活动2【讲授】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1、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曲( )折 煤屑( ) 幽僻( ) 蓊( )郁 踱( )着 独处( ) 妙处( ) 弥( )望 袅( )娜( ) 渺茫( ) 霎( )时 颤( )动 脉( )脉 酣( )眠 乍( )看 媛( )女 纤( )腰 沾裳( ) 敛裾( )参( )差( ) 2、品读四、五、六段 (1)为四、五、六自然段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活动3【活动】小组合作 细读第四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景物描写景物的词或句子手法荷叶流水脉脉拟人 活动4【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第四段的赏读方法,总结描绘一幅图景的方法,并将之用于分析第五、六段。 活动5【练习】随堂练习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个描写校园的景致的片段。 活动6【测试】课堂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虚堂【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1)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活动7【作业】拓展延伸 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并写一段鉴赏文字。 季羡林《清塘荷韵》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