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8968

迢迢牵牛星 配套教学设计(1)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35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迢迢,牵牛,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有关常识;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合作探究把握本诗的人物形象及主旨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爱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文为粤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四个课题《汉魏晋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它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读懂诗歌的方法,体会诗歌所蕴含的的感情。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对于古人借助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学好本课可以为以后学生在学习理解类似的诗歌并为简单地鉴赏诗歌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主旨和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夏季的银河格外的美丽,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中有两颗星更为独特,是哪两颗星呢?(请一位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分别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看织女的生活。(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背景知识 1.《迢迢牵牛星》的出处 这《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而这《古诗十九首》呢,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由于这些作品风格相近,而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所以萧统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也一直沿用这个名字。它的内容:一类是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一类是写相思离别之情。它的特点是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真切生动。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为“五言之冠冕”,而钟嵘在《诗品》称赞道“一字千金”。 2.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3.牛郎星和织女星 其实,牛郎星和织女星是永远都不可能相遇的,根据19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牛郎星距我们有16光年(1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织女星距离我们26光年,两星之间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给织女挂个电话,织女也要等上16年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在夏季的星空图中,我们肉眼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好像是靠在一起,其实,他们相隔还远着呢。 活动3【讲授】朗读指导 1.正音 2.学生根据给出的节奏朗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活动4【讲授】整体感知 1.请同学讲述本首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写作思路: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怎么写的)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每天都以泪洗面的场景。抒发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有情人遭受分离折磨的痛苦。写作的角度远景-近景-特写-虚化。 活动5【活动】问题探究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为什么牵牛星要用“迢迢”来形容,织女星要用“皎皎”来形容? 明确:其一、这里是采用的互文的手法。“迢迢”和“皎皎”是共同形容牵牛星和织女星,指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那么的遥远明亮。其二、“迢迢”是遥远的意思,牛郎要千里迢迢挑着一双儿女从人间来到天上和织女星相会,符合游子思归的形象。“皎皎”是明亮的意思。古时形容女子美丽有“皎洁的脸容”之说,用“皎皎”形容织女星符合其美丽、洁白无瑕的特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体现了《古诗十九首》“一字千金”的特点,用字准确。 2.“河汉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