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报歌》教案 教学分析: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旳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得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旳内容。除了情感上旳适合外,在内容上蕴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得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旳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地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卖报歌》,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理解其音乐形象。 3、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卖报歌》,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重点) (2)情绪的启发,歌曲的处理。(难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处于高科技时代,繁华的城市让我们眼花缭乱,你们想知道20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老师找叮当猫借来了一个时光机,让我们看看时光机会带我们去到哪里?(播放动画) 师:原来时光机带我们回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街头,街上有许多拉黄包车的车夫,还有许多背着小书包,拿着报纸的孩子,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老师模仿卖报纸时吆喝的样子) 二、新课教授 (一)介绍歌曲背景 1、引出歌名 师:你们知道吗,街上这些卖报纸的孩子她们的职业在当时叫做—报童,通常都是十几岁的小孩,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出现吗? 师:三十年代,战争造成了经济萧条,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打击,街头出现许多无家可归、无学可上的儿童。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社会信息变动迅速,因此,许多儿童纷纷选择卖报纸来作为自己的生活来源,因此报童这一职业就慢慢形成了,你们是不是也很好奇小报童的卖报生活?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了解一下吧,这首歌曲是聂耳先生特地为小报童而创作的《卖报歌》(此时出示板书)你们知道谁是聂耳吗? 2、介绍作曲家—聂耳 师:聂耳(1912年2月15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2009年9月10日,聂耳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随旋律线条感受歌曲 师:你们是不是也很好奇《卖报歌》这首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看看你能不能听出来小报童的卖报生活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感受旋律】 分析歌曲内容 师:同学们,在聆听歌曲之后,你们能不能说出歌曲中小报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活场景1:小报童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卖报,一边走一边叫卖,七个铜板两份报。 生活场景2: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满大街跑,一不小心就摔的一身泥水。 生活场景3:小报童每天吃不饱,也睡不好,又冷又饿,但还是要满大街的卖报纸。 学唱歌曲 师: 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去尝试一下,接下来让我们将走到街上去感受一下卖报生活,首先,让我们先随小报童学会这首叫卖歌曲《卖报歌》 (1)学习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师:看一看这个节奏你认识吗?这个节奏由一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