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岭的早晨》教案 教学分析: 《苗岭的早晨》这是一首口笛独奏曲,乐曲的主题取材于苗族的“飞歌”,这种山歌中出现的自由延长的滑音(由b3逐渐下滑到5) 十分有特色。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散板。悠扬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充分保留了 “飞歌”的特点,顿时把人们带到了苗族聚居的青山翠谷之中。接着,口街采用颤音和花舌音的演奏方法,模拟百鸟清脆婉转的啼鸣,生动地描绘出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象。 乐曲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但速度加快,节奏紧凑,情绪欢悦而热烈,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这段乐曲描写了苗族人民愉快地劳动场面,抒发了苗家儿女欢欣、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怀。乐曲中再次插入模拟的鸟叫声,使情绪更加欢快、活泼,好像鸟儿也在赞美他们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进一步叫出了 “早晨”的特色,加深了音乐形象的刻画。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一个简短的尾声,是第一部分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这时,音乐旋律越来越短,越来越轻,仿佛鸟儿越飞越高,渐渐远去。音乐仿佛描绘出一幅逐渐展开的苗岭春光全景图,令人赞叹不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口笛的音色。 3、根据乐曲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民族特色,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这个民族就是美丽的苗族,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民族吧! ①苗族的服饰: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多种样式,年代跨度大。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②苗族的建筑: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③苗族的美食: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 新课教授 师:在贵州有一个叫苗岭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我国苗族的聚居地之一,苗族人们把苗岭山脉称为—母亲山,今天老师即将带你们走进苗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欣赏苗岭早晨的视频 师:虽然苗岭离我们很远,但是老师准备了两个小视频,从这两个小视频当中你们能看到苗岭一天当中最美的景色,你们准备好了吗? 【播放视频】 师:没错,苗岭最美的景色就是早晨,苗岭的早晨是如此的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白诚仁先生根据苗岭早晨的美景创作了一首享誉海外的乐曲,接下来,让我们去乐曲中感受一下苗岭早晨风景的变化吧! (二)整体感知 1、聆听乐曲,自主思考 师:在播放乐曲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布置两个任务,你们需要带着这两个小任务走进歌曲,第一:仔细聆听乐曲,你觉得乐曲分为了几个部分?(三部分)第二:你有没有听出来乐曲是由什么乐器进行演奏的?(口笛) 2、介绍乐曲—口笛 师:很多同学都说乐曲是笛子演奏的,这里老师要帮大家纠正一个小小的错误,今天这首乐曲是笛子家族中个头最小的口笛进行演奏的。那什么是口笛呢? 口笛:中国竹笛家族中个子最小的一个,由竹管制成,吹孔开在中间,音孔开在两端。声音可以像哨音那样响亮,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表现力非常丰富,尤其是模仿鸟的鸣啭,丝毫不让于唢呐 (三)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初听歌曲,自主思考 师:现在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第一部分,你们觉得这部分乐曲的旋律怎么样,情绪怎么样?(播放音乐,学生自主讨论)( 这段乐曲的旋律悠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