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08131

第6课《编花篮》 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 音乐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331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编花篮,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
  • cover
编花篮教案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能感受歌曲欢快明亮的情绪,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 2.艺术表现:引导学生用自然、准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文化理解: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独特的河南地方音韵。 4.创意实践:通过聆听、模唱歌曲,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音乐创编。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把握歌曲独特的地方音韵。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乐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问好! 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同度过这美妙的20分钟。先请你们聆听一段戏曲片段。(播放戏曲片段。)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呀,那你们知道这段戏曲具有哪里的方言特点? 生答。 师:好极了,就是河南方言,刚才我们听的就是我国四大剧种之一河南豫剧片段。 师:那提到河南,就不得不提到一种花———牡丹。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河南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唐代诗人刘禹锡更是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来形容牡丹。正是因为牡丹的美丽、漂亮,河南人民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摘牡丹。 新课教授 ①聆听歌曲 师: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中速;愉快、高兴。 ②复听歌曲 师:这首河南民歌有两个独特的地方,希望同学们仔细聆听,一会找同学来回答。 ③重难点讲解 师:有没有同学找到这首歌的独特之处呢? 生:开头的部分和结尾的部分 师:开头出现了倚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 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占用主音时值。(第一个独特之处) 其实这里出现倚音跟河南方言有关!那大家随我用河南话来念一念这首民歌吧!(师带学生用河南话念《编花篮》歌词。) 师:边念边想它和我们的普通话有什么不同。(声调的区别。)生答。 师:河南方言在念的时候还有什么特点? 生:咬字、吐字清晰,中气十足。 师:所以,前面的戏曲片段中的方言唱词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师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我们也可以发现,前面豫剧的咬字是具有河南方言的特点的。 师:结尾出现了。这句歌词很有特点。全部是什么呀?(第二个独特之处) 生:语气词(衬词) 师:这句在演唱方法上运用了豫剧的甩腔特点,“哪”和“唯” 语气加重(首音加重),声音位置提高,“咳”我们以气带声,声音要轻。 师再次示范,生在老师指导下演唱。 ④学唱歌曲 师;在刚刚的学习中相信细心地同学已经发现了有个地方的歌词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地方表达了什么? 生:第二句的情绪更加热烈一点,体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⑤完整演唱 拓展创编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拿起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节奏创编。5分钟后进行展示。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到了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了河南的地方文化。民歌是劳动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像这样优秀的民歌在中国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继续搜集好听,有特色的民歌,一起走进中国的音乐文化,共同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编花篮 1=F 2/4 河南民歌 倚音 甩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歌曲《编花篮》,在歌曲导入时我利用河南豫剧,吸引了学生,我趁机引导学生来欣赏河南的名花———牡丹,并展示图片,顺势引出课题。 在学习歌曲《编花篮》时,我主要让学生听音乐,来感受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独具特色的河南民歌特点(①河南方言;②豫剧中的甩腔)。在为歌曲设计用打击乐伴奏环节时,我使用了双响筒和铃鼓,先让学生拍节奏,感受节奏特点,再用乐器敲打一下,倾听一下乐器伴奏的效果。最后再请几位学生上台演奏乐器,为大家演唱伴奏,增加了乐曲的美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