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铜仁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文科综合(闭卷)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第I卷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75分,历史7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选择题;第15-26小题为历史学科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变法成效最大,为之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是( ) A. 吴起变法 B. 商鞅变法 C. 李悝变法 D. 管仲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吴起变法,指在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 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秦国的变法,排除A项;李悝变法,是指在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排除C项;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题意不符秦国的商鞅变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句最能反映唐朝(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社会风气开放 C. 民族政策开明 D. 文学艺术多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据题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说的是胡服走进了河洛百姓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中原人学习少数民族音乐、骑射等,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相互学习,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而不是社会风气,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材料强调的不是经济繁荣的局面,相互学习,“民族政策开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多彩的文学艺术,排除D项。故选A项。 3. 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有效治理,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元朝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台湾省 C. 北庭都元帅府 D. 澎湖巡检司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D项正确;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