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46825

《短歌行》学案检测-【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学案检测(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21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案,检测,上册,模块,基础,2023
  • cover
《短歌行》学案检测 一、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学习并掌握诗中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 3、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学习过程 (一)短歌行 是汉乐府曲调名。本诗用的是汉乐府的旧题,即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 (二)乐府 汉:宫廷主管音乐的部门。 魏晋:可以乐府配乐演唱的诗都称为乐府。 宋元后:词、曲的别称。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四)建安文学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五)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就是这首《短歌行》。 (六)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七)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八)“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曹操的抱负情怀又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九)请指出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十)本诗主旨。 答案 (六)1-8句,写人生短暂之忧; 8-16句,写贤才难得之忧,渴望与贤才相聚; 17-24句,写贤才难得之忧,渴望招揽宴待贤士; 25-32句,写功业未就之忧。 (七)主要意象:酒、朝露、明月、乌鹊。 (八)主要通过用典和比兴来表现曹操抱负情怀。 比兴:把贤才比喻成高空的明月;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 (九) 见教材课下注释。 (十)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以及求贤若渴、慷慨激昂的宏伟抱负。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