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60817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银杯》(教学设计+说课稿)

日期:2025-02-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27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银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能够用欢乐,热情的情绪有情感的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蒙古民歌的短调,初步掌握下滑音,倚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初步掌握下滑音,倚音的演唱方法。 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法,模唱,教唱,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个少数民族,去体会这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天边》。) 问题:这是哪个民族的?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只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看到了蒙古族人民居住的蒙古包,蒙古族的美食,常用乐器,服饰,还有赛马,摔跤,射箭,还有美丽的草原。 那达慕意思是娱乐,游戏,每年7.8月份有一个特别重大的节日,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文体娱乐大会,大会上有摔跤,赛马还有射箭等,显示出草原独有的特色。 新课内容: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蒙古歌曲《银杯》。关于这个歌名,也有很多的叫法,有叫《金杯》,《银杯》,《金杯银杯》,为什么最后会确定为银杯呢?在蒙古人观念中,银子比金子还要贵重,蒙古族在最尊重的客人敬酒时,一定用一只银杯盛酒,所以最后确定为《银杯》。《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一首祝酒歌,它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常用于酒宴聚会。 接下来我们带着两个问题欣赏歌曲。 理解歌词,请同学们从歌词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告诉老师眼前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这是蒙古族人民再宴请宾客时演唱的歌曲,蒙古人民热情好客,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的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如果主人在敬酒的时候,一定要把就喝完,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如果推推让让,主人就会认为客人瞧不起他或者不愿与他以诚相待。 (2)听完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情绪热烈,节奏活泼,明快。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 跟琴用“LU”轻声学唱。(强调气息及发声位置) 让学生说出哪一句难唱,重点教唱。 4、难点教唱指导。(倚音、下滑音5、6小节) 倚音: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下滑音:声音要下滑动 5、填词演唱。演唱后哪一句最能体现出蒙古族人的热情豪爽。引入衬词,明确衬词是一种表示心情的歌词,没有实际意义,有点像我们平时经常演唱的“哎嗨呦”。 带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总结歌曲短调特点。 速度:稍快 情绪:欢快热情 结构:短小 歌词内容:祝酒歌叙事性 三、拓展(小组合作) 下面又到同学们展示环节,你可以充分的发挥你的表演天赋,到我们小小的舞台上来展示自己,用歌声、舞蹈来表达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 第一组用朗诵的形式 第二组用唱歌的形式 第三组用乐器伴奏的形式 第四组用舞蹈的形式 小结 同学们,一首《银杯》把我们带入到蒙古包,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蒙古族的风情特点,我们一起唱着酒歌,跳起好看的蒙古舞,体会蒙古人民的快乐,希望我们走进和记住美丽的民族--内蒙古。最后以《酒歌飘香》的来结束这节课。 《银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歌曲《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一首短调民歌。歌曲为C大调,四四拍。曲调婉转、流畅、动听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优美的旋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