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阿细跳月 学科 音乐 学段 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内容 核心内容: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 相关内容:表现领域的演唱、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音乐与姊妹艺术。 教材 书名:五年级下册音乐 五线谱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是否已实施 是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从听觉、视觉、视唱、律动、伴奏等多种感官、多种形式全面欣赏、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培养出具备‘音乐的耳朵’的人,”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依据《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曹里先生的教学理念:“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背景 (一)学习内容分析 1.体裁与形式 《阿细跳月》也称作《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彝族的一首歌舞曲。曲调多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4拍,全曲以第一小节为主题,每个乐句有一些变化,旋律活泼跳跃。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则是召唤伙伴们跳舞的内容。民乐合奏的《阿细跳月》便是根据《跳月歌》而改编的。 2.音乐与相关文化 (1)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 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如今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2)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他们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参加舞会的大都是男女青年,手持高、低音笛,大小三弦等乐器,边演奏边跳舞,在跳到兴高采烈之时,还常常唱起跳月歌。据说“阿细跳月”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阿细人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火,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跳着打,后来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笛子、弹起三弦、拍着巴掌、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那笛子的声音,意思是“快点来啊快点来!”三弦的声音意思是:“前进!前进!”“打火!打火!”对这种舞蹈,阿细只简单地说:“跳”。“阿细跳月”是汉人看了以后给起的名字,以后便慢慢流传开了。 3.作品分析 《阿细跳月》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由彭修文根据彝族《跳月歌》创作的。 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 这段主题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音区由高到低的变化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最后反复部分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力度渐强,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已有知识分析 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乐曲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