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为主的音乐审美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愉悦地感受和体验。 (二)理论依据: 以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为理依据来组织教学。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对作品音乐风格的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进行曲风格,热情奔放,雄壮有力。 2.音乐乐段分析 由管乐演奏。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C)写成。乐曲开始是简短的、号角式的引子,同音重复和铿锵的节奏使人振奋: ??第一部分(A)的4个乐句,基本上是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发展而成的,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具有坚韧的性格,象征着人民军队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 第一句和第三句完全重复。 第二部分(B)的第一、二乐句,是第一部分第一乐句的变化反复,接着出现了连续上行的自由模进,把歌曲推向第一个高潮: 第三部分(C)的开始,出现了戎马倥偬中的抒情音调,使乐曲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的色彩: 接着,以这个乐句为基础,并结合引子的音调、节奏,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壮音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从音乐形式和学习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词曲作家分析 郑律成(曲) (1914.8.13 - 1976.12.7) 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 他被誉为“军歌之父”。 代表作:《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公木 (词) (1910年-1998年), 原名张永年,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 教育家。 代表作:《英雄赞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对识读乐谱方面。 教学对象是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音符,切分音。在识谱方面,也应该能根据移动d的位置找到音阶的各音。 2.对音乐风格方面 学生在以前已经聆听过进行曲,摇篮曲风格的乐曲,能够分辨出来。 3.对乐器的掌握 学生欣赏过一些管弦乐曲,知道管乐器的分类,能听辨出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知道一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式”为基本方式,通过唱主题旋律进行识读乐谱能力的训练;通过听乐曲、唱主题旋律、拍手、律动、看视频等方法加强学生对乐曲欣赏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师出示音乐主题的乐谱后,要求学生识谱,按节奏念谱,随琴唱谱等手段练习识读乐谱。 (四)技术准备 1.制作PPT幻灯片。 2. 制作歌谱 3.下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视频。 4.截取音乐片段。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1.学生已经学习了移动d的知识,应该能根据d的位置认识歌谱。但是识谱教学一直是课堂的难点,学生可能出现不能快速唱下歌谱的问题,所以我准备了字母谱,帮助学生快速唱谱。还让学生以哼唱的方法代替歌谱,降低演唱的难度。 2.学生作过一些简单的律动,喜欢随音乐做动作,有较强的表现欲。 本课要求学生随音乐踏步。学生都会踏步,但是会出现步伐不整齐,速度不一样的情况,教师可在前面示范,也可加入喊号。帮助他们整齐步伐。 3.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进行曲风格的乐曲,知道它的风格特点。 3、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乐曲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