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4052

人音版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热巴舞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2-2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123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巴舞曲
  • cover
课题 《热 巴 舞 曲》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应用“参与———体验理论”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本课通过欣赏《热巴舞曲》,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并简单表现热巴舞曲的艺术特点。 (二)理论依据 本课是以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作为理论依据。将欣赏体验《热巴舞曲》的情绪特点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聆听、体验、分析《热巴舞曲》不同的音乐情绪,使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热巴舞”独特的艺术特点,对藏族音乐产生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热巴舞”是中国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 《热巴舞曲》基本忠实于藏族民间“热巴舞”由慢而快的速度特点,除引子外,这首管弦乐主要围绕五个主题音乐发展而成的,可分为三部分。 引子,首先由长号模仿藏族的“山号”,并用滑音奏出带有号召性的长音,仿佛远处寺庙传来的法号声。随后,有单簧管缓缓地奏出歌唱性乐句。 第一部分(主题一) 主题一:在双簧管舒缓优美旋律带领下引出主题一的旋律,并在bE调上进行。之后,木管和弦乐齐奏出第一主题,音乐发展到bB调,并插入富有舞蹈性的节奏。 第二部分(主题二和主题三) 主题二:随着木管、弦乐以及铜管声部的全部奏出,乐曲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并与主题一的音乐形成“紧拉慢唱”的呼应,快板部分主要吸收了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典型音调,“堆谐”因其有着欢快的舞步特点,也有人译为“踢踏舞”。音乐中铃鼓的音色独特,突出了“热巴舞”中以铃鼓舞为主的艺术特点。 主题三:旋律有很强的歌唱性,显得婉转而典雅,具有藏族民间音乐特征,并用各种加快手法发展着。 第三部分:(主题四和主题五) 主题四:旋律优美而舒展,吸收了西藏山歌的音乐语汇,具有歌颂感。 主题五:为急板,旋律热情奔放,仿佛集体舞欢腾的场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此节课是初二(3)班的学生,他们通过音乐课的训练,积累了轻声歌唱、安静聆听等学习习惯、具备了一些音乐素养、初中阶段学习了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歌与音乐,有了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但对藏族的音乐接触很少。基于这样的情况,尽可能挖掘音乐中的情感色彩,从情感出发,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感受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藏族音乐的热情,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藏族音乐。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聆听感受法———起始环节 聆听模仿教师节奏,并通过演唱旋律初步体验第一主题,为下面的视唱教学做好铺垫。 2、学唱、表现法———新授环节 学唱主题,通过优美的旋律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并愿意用自己歌声表现。 3、对比、欣赏法———拓展环节 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效果处理等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藏族音乐的艺术特点。 (四)技术准备 1、教师分析歌曲《热巴舞曲》,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分析、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2、教师练习并熟练掌握运用打谱软件,为学生视唱做准备。 3、剪切相关音频和视频,并制作为教学服务的课件。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学生对藏族音乐概接触很少,二个参加音乐社团的学生或多或少有些感受,但是大多数学生很少接触过,学生很容易跑调。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节奏、旋律导入———视唱第一主题———听辨其它主题———聆听分析全曲”等过程,分析、体验不同主题的不同音乐情绪。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魅力,并学会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作。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热巴舞曲》,了解“热巴舞”独特的艺术特点,能够对藏族音乐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节奏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