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4055

人音版 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6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 cover
第6单元 沃尔塔瓦河 课题: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年级:初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为指导思想,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理论依据 “参与-体验”学习法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的核心,也是其精华之所在,他认为: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自主参与、亲身体验是基本,要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反思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智育的必要条件。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母亲河。 作品有如下部分构成: 引子:e小调波动音型,长笛。单簧管,寒暖流反向音型。小提琴拨弦 呈示部主题———林中狩猎(乐器 圆号 小号)———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 ———水仙女的舞蹈(神幻色彩:长笛、单簧管,竖琴,带弱音器的小提琴)———维谢格拉德城堡(管弦乐全奏,突出铜管乐的惊涛冲击,流经布拉格:小调转大调———高潮:向维谢赫拉德城致敬的颂歌———民间传说第一个捷克王国所在地) 作品体裁是文学性交响音诗。沃尔塔瓦河的造型性和描绘性,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的联想与想象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这是音乐欣赏课,其中3位同学有乐团学习经历,5位健美操同学,其他同学也认识五线谱,有学习音乐兴趣、一定的表现能力和愿望。 2.学生在之前的音乐学习和日常的媒介中已经对交响乐有初步认识,《沃尔塔瓦河》旋律优美,便于记忆,是长演不衰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拉近与交响乐的距离,产生更多了解交响乐的愿望。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识读乐谱———用听唱、视唱、背唱的方式,加强对主题旋律的记忆。 2.参与体验———学生听音乐进行肢体表现,跟随文字进行乐器选择,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编配,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结构和整体气氛。 3.直观演示———教师弹奏作品片段,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启发探究———教师启发学生聆听、感受、鉴赏音乐,探究作品的旋律特点、情绪情感、意境与配器之间的关系; (四)技术准备 1.多媒体设备、课件、白板、钢琴、白板笔 2.寻找相关图片,文本,音频、视频,制作课件。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状况与问题:不同音乐片段的转换与感知较多,需要老师铺垫 对策:通过旋律识记、乐器配置,舞蹈编创等,启发想象,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音乐中感受作者对捷克的深情和赞美之情,对和平的向往,唤起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相关作曲家的关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充分聆听体验,观察模仿、讨论、合作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情感表达与配器变化的关系。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2.了解交响诗体裁和作者斯美塔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听唱、学唱、视唱《沃尔塔瓦河》主旋律。 2.讨论、聆听对比不同音乐片段文字描述与音乐旋律、配器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交响诗中音与诗的关联建立。 2.在欣赏音乐中启发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安详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聆听引子的旋律部分 学生肢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师生对话 听音乐 肢体变化表达对旋律片段的感受 聆听 回答 1.在肢体表现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新授课 主题学习 设置问题 教师弹唱 弹伴奏 主题旋律识记考查 播放音乐 判断主题乐器的色彩与作曲家的创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