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7760

《第1课 爱祖国 2课时作业设计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071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课,爱祖国,课时,作业,设计
  • cover
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概况 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祖国》以“爱祖国”为主题。按照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主要编排了认识合唱演唱形式的内容,聆听作品编排了两首合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多声部音乐的感性经验,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合唱技能做好准备。 二、案例正文 (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学科审美价值:“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四首作品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聆听、表现音乐、创编等审美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蕴涵于音乐之美感。 学科创造价值:“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学生通过聆听、联想等形式去感受体验音乐。在学生创编抗战游戏和作品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发挥了创造力。 学科社会价值:以音乐为纽带,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鉴赏作品等形式树立团结合作意识。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本单元以“爱祖国”为主题,通过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 双减背景下,全面优化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中,创新采用了“线上+线下”的作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配合开放性的作业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音乐学科核心素质,帮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爱国”主题,遵循“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参与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好学”,“我乐学”的课堂机制,充分运用生本理念组织策略、多方位调动学生围绕“爱国主义”教学,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这种唱歌教学与欣赏教学的贯通使音乐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让音乐的理解变得浅显易懂,学生自然有了情感共鸣,以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践行爱国从我做起,从小树立爱国、为国、建国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热爱祖国、保卫祖国。 整体作业内容规划 根据本单元内容,课时作业设为三个栏目,分别为:“操练型”“创造型”和“提升型”。每人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操练型”栏目为基础题:通过查阅知识、课堂储备,朋友分享,父母共同学习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感知音乐,准确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造型”栏目为实践题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动作、分析感情、创编情境,通过自制乐器、编创手势舞等多种形式对歌曲进行编创,给音乐作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让音乐课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是激发创造能力。 “提升型”栏目让学生借助不同的渠道收集、了解抗日战争时代的儿童军故事,并且听不同的红色童歌,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并且说出为什么。在课堂后完成歌曲收集、鉴赏,并且以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分享,时长在1-3分钟。为探究题通过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文化、结合日常生活感受音乐,拓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单元检测以“空中红色音乐会”为主题,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以节目展演、视频分享、互动抢答等方式,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