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3841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12-2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7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单元,金色,秋天,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 cover
欣赏《丰收锣鼓》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聆听乐曲,感受丰收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懂得珍惜 劳动果实,热爱生活,逐渐喜爱民族音乐。 2.能够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乐曲欣赏,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以及民族乐器的常识。 2.通过分析乐曲的情绪、节奏、速度、旋律、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表达的秋 天丰收的气氛。 3.通过参与即兴探究与创造活动,了解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初步体验民族乐器 的表现力,培养打击乐合奏与节奏创编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乐曲作者、乐队编制和“螺蛳结顶”旋法。 2.能够哼唱乐曲主题,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排列乐器出现的顺序。 3.能够用“螺蛳结顶”的旋法进行锣鼓演奏,能随着主题旋律舞动。 4.能够参与探究与创编的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分辨音乐结构,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在表现秋色美景时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辨不同民族乐器音色的变化,并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教师:教师:回顾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首有关秋收的诗词。(此处给出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为参考) 学生回答。 教师:看到这一派丰收景象,大家认为农民们将以什么方式庆祝呢 学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等。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想象并描绘秋景、秋收的场景,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教学———感受想象,逐步认知。 1.片段欣赏 教师出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听下面几个敲锣打鼓的片段,请大家说一说哪一段更能表现丰收的愉悦心情 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播放几个不同速度、节奏特点的锣鼓片段) 学生聆听乐曲片段,回答问题。 2.初听全曲 (1)教师:请欣赏一首欢庆丰收的民族管弦乐曲,想象你感受到的丰收景象,听后请同学们讨论每幅丰收景色是由哪些乐器按照怎样的顺序演奏的 学生聆听乐曲,思考、回答问题。 演奏乐器:堂鼓、唢呐、锣、排鼓、镲、二胡、琵琶、竹笛、扬琴、木鱼、云锣等。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乐器组别,进行简单的乐器回顾或介绍(出示图片),将各类乐器归入乐队编制(出示民族乐队编制图:)。 (2)教师:乐曲表现的画面主要分为收割劳动,你追我赶;歌唱生活,欢快欣喜;秋天美景,愉悦欣然;欢庆丰收,热烈狂欢。请你们从音乐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排列画面顺序,并说明原因。(出示四幅相应图画)学生:· 说画面一:收割劳动,你追我赶(热烈、欢腾)。节奏明快,速度较快,锣鼓段情绪高涨。 画面二:歌唱生活,欢快欣喜(歌唱、跳跃)。旋律富歌唱性、抒情性,节奏轻快。画面三:秋天美景,愉悦欣然(抒情、活泼)。散板,音乐优美柔和。 画面四:欢庆丰收,热烈狂欢(激情、沸腾)。节奏紧张急促,强而有力;音乐激烈快速,气势宏伟磅礴。 【设计意图】 听辨民族乐队各种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情绪、力度、速度,通过将画面与民族乐器音色效果相对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3.介绍曲作者: 教师:这样一首富有浓厚山东风格的民族管弦乐曲是出自作曲家彭修文、蔡惠泉之手。(作曲家简介) 【设计意图】 熟悉主题旋律,感受旋律特点,增强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能力,使他们感受音乐作品风格,了解作曲家。 3.分段欣赏———细致分析,加深体验。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不难发现这首乐曲分为四段,为了更好地欣赏、理解这首作品,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教师:聆听引子,请你们说一说这段音乐把我们引入到什么情境中 为什么 学生:这段音乐雄厚、响亮、气势宏大,把人们带入到喜庆丰收的热烈场面中。 (2)欣赏第一段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