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988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红旗颂》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5-11-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6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音乐,2012,人音版,下册,三年级,2025
  • cover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 课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课来自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是“爱国主义”主题单元的开篇。通过学习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和音乐作品《红旗颂》、《卢沟谣》,我们希望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并通过多种音乐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初步感知音乐、参与音乐活动,但对演唱形式、音乐表现要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需要进一步引导。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红旗颂》、《卢沟谣》,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庄严、深情、愤怒、宣泄等情绪。 2.艺术表现: 能用正确、流畅的音调演唱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能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音乐作品《红旗颂》和《卢沟谣》的音乐特点。 3.创意实践: 能根据歌曲旋律,尝试用图形谱来表达歌曲的旋律走向。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五星红旗。 4.文化理解: 了解演唱形式(独唱、领唱、齐唱、合唱)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了解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了解音乐作品《红旗颂》和《卢沟谣》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故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演唱形式,并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感受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和音乐作品《红旗颂》、《卢沟谣》所表达的主题情感。 2.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感受相同曲调由于不同表现而产生的不同情绪。 理解音乐作品《红旗颂》和《卢沟谣》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谈话法 赏析法 视听法 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音频 音乐作品《红旗颂》、《卢沟谣》视频和音频 卢沟桥图片 五星红旗图片 图形谱 乐器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国庆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国庆节的场景,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国庆节的日期和由来。 2.讲解“国庆节”的由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引出本课课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旋律,感受爱国情怀 1.播放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初步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2.引导学生回忆歌曲中的歌词,并解释歌词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二)探究演唱形式,体验音乐魅力 1.讲解演唱形式(独唱、领唱、齐唱、合唱),并播放不同形式演唱的歌曲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对歌曲形象的影响。 2.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并感受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效果。 (三)示范学习,创作音乐图形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并用图形谱展示歌曲的旋律走向。 2.引导学生尝试用图形谱来表达歌曲的旋律,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创作。 环节三:拓展延伸,感受音乐的力量 1.播放音乐作品《红旗颂》,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解释音乐作品《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3.播放音乐作品《卢沟谣》,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愤怒、宣泄等情绪。 4.解释音乐作品《卢沟谣》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5.结合卢沟桥图片和五星红旗图片,讲解卢沟桥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以及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