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9447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五单元《龙船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2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五
  • cover
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龙船调》教学设计 课题:《龙船调》 课型:欣赏课 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龙船调》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本单元有《无锡景》、《沂蒙山小调》、《一根竹竿容易弯》、《龙船调》、《桃花红,杏花白》,《小放牛》。《龙船调》是一首湖北民歌,本是人们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唱的一首民歌。《龙船调》入选《中国民歌40首大连唱》,在上世纪80年代,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更多的是流行音乐,教科书中的民族音乐,离这个时代的孩子较远,如何穿越时空搭起一座音乐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民族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及优秀的民歌作品是本堂课的着眼点。另外,这一时期的他们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方法,设置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体会歌曲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表现湖北地区民歌的歌曲风格和独特魅力。 教材处理:本单元内容有《无锡景》、《沂蒙山小调》、《一根竹竿容易弯》、《龙船调》、《桃花红,杏花白》,《小放牛》。我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唱《无锡景》、《沂蒙山小调》,第二课时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小放牛》,第三课时,欣赏《龙船调》,本课为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力求体现音乐学科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人的认知、情感等发展过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开篇点题激发兴趣;用教师的亲身范唱拉进师生情感距离;用实时视频培养学生正确欣赏状态;以点代面启发学生高层次的情感升华. 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杜绝流于形式,环节设计动静相宜,赏析体验落到实处,班级优化大师贯穿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更为生动活泼。小组竞争激励学生团结奋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土家音乐,并喜欢湖北民歌,热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激发民族自豪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土家族民歌艺术魅力,能大胆有味道地表现歌曲。 3、过程与方法:对比,体验,示范,合作,欣赏等方法,分析歌曲的特点,体验歌曲的特色。 教学重点:《龙船调》的艺术魅力赏析。 教学难点:大胆表现歌曲的特色及韵味。 信息技术切入点: 1:班级优化大师:倒计时、激励评价,让音乐课更加活跃。 2:希沃宝视频:视频同步播放,引导学生达到理想的听课状态; 3:VCR录制:生动解决所提问题; 4:录屏软件:将FLASH动画录成MP4格式,解决PPT播放问题; 5:动画制作:教师范唱效果更生动; 6:剪辑师:几乎所有视频都需要按需剪辑; 7:WPS版本PPT制作:直观串连整节音乐课; 教学用具:一体机、希沃宝、歌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龙船调》--趣味导入。 1、欣赏动画片; 2、了解土家族。 【设计意图】动画形式激发兴趣,开篇点题,达成初步印象。即时视频引导正确的听赏状态,立竿见影。 二、范唱《龙船调》--初步感知。 1、教师演唱。 【设计意图】闻不如亲见,教师表演唱更为直观,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再次重温。 三、赏析《龙船调》--深入探究。 方言 ①方言对白: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看金色大厅对白视频; ②男女体验方言对白:看土家人对白采访视频;男女体验; ③小组体验方言对白:看方言对白片断,小组体验、展示; ④小结:方言的意义。 衬词 ①寻找歌词特点:看独唱视频完整版,寻找歌词特点,找衬词; ②对唱衬句:看土家人衬句采访视频,答疑解惑,集体对唱; ③齐唱衬句:学习号子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