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17986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大海摇篮》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35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7课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大海摇篮》教案 一、课题:《大海摇篮》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大海摇篮》,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童声独唱歌曲。它用舒缓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意境的歌词,描绘了大海的宽广无边、波澜壮阔,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和乐理知识,还能进行基本的音乐表演。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还有提升的空间,对歌曲意境和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大海摇篮》舒缓、优美的旋律,以及歌词中蕴含的诗意意境,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海之中。 通过聆听音乐和观看图片,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的表达方式,体会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两种大海的不同音乐特征。 2.艺术表现: 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意境,如同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提高节奏感,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3.创意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内容,创作动作表演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和评价,发挥同学们无限的想象力。 4.文化理解: 了解大海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对大海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同学们懂得珍惜这片蔚蓝的宝藏。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并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歌曲中大海的温柔与广阔。 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让音乐更加生动。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让音乐更加感人。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让音乐更加充满活力。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视听法:通过音乐和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情绪。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潜能。 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八、教具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海浪声、海涛声的音频 两幅图片(一幅是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的大海) 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沙锤、木鱼等) 九、教学过程 环节一:驶入音乐海洋———导入新课: 1.播放海浪声、海涛声的音频,引导学生闭眼感受大海的波涛起伏,营造学习氛围,仿佛置身于海边。 2.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3.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大海的歌曲,名叫《大海摇篮》,一起感受大海的魅力吧! 环节二:探索音乐宝藏———讲授新课 (一)感知音乐的呼吸———感知 1.放录音欣赏《大海摇篮》,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感受大海的温柔与广阔。 2.提问:这首歌表现的是怎样的大海呢?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3.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的大海。 4.提问:这两幅图的大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这两首曲子分别用哪幅图来表示? 5.播放两种音乐(一段表现风平浪静的大海,一段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引导学生比较两种音乐的差异,并尝试用语言描述,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二)解读音乐的语———探究 1.引导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诗意。 2.提问:歌曲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海的温柔?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海的广阔? 3.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注意声音的力度和节奏,体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4.讨论: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哪些地方表现了大海的广阔?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三)演绎音乐的魅力———示范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用表情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