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18548

从“网瘾少年”到“网络卫士”——一例网络成瘾中职学生的成长辅导案例报告

日期:2025-04-20 科目:班会 类型: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10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案例,辅导,成长,生的,网络,中职
  • cover
从“网瘾少年”到“网络卫士”———一例网络成瘾中职学生的成长辅导案例报告 一、案例背景 小李入学之初表现正常,热心班级事务,主动竞选成为班干部。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他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世界中,导致学业成绩下滑,多次违法课堂纪律,睡觉、玩手机,不完成学习任务,经任课教师和班委多次提醒没有明显改变,此外人际关系逐渐疏远,身体健康状况也日益恶化。第一学期专业成绩和综合排名落到班级倒数。 辅导员通过与小李及时交谈了解到,开学之初,曾调整心态想要努力学习,证明自己,但发现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感到吃力,与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让其十分挫败,便自暴自弃,再次沉溺于网络游戏并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 二、辅导过程 (一)案例简析 本案例表面上是“网瘾少年”学业受挫,陷入迷茫沼泽,实际上实际上还涉及到学生个人思想引领、个体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小李因逃避现实压力、追求成就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因自律意识偏弱引发违纪行为,因长期离群导致人际关系欠佳。 (二)辅导时间与次数 该案例发生在学习期间,线上谈话15次,线下采取周谈话制度,共持续12周,每次谈话45分钟左右,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辅导思路与举措 由于小李对校园学习生活失去热情,多次违反课堂纪律,且对未来规划不清晰,基于此,辅导员尝试多方面着手“由近及远”,用全方位的爱为学生引航,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心理疏导,重建信心。 眼下最主要的是帮助小李正视现实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辅导员通过心理疏导,与小李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和压力来源,帮助引导小李认清自身需求,积极面对压力,让小李走出不良情绪体验。 2.资讯引导,端正认知。 正确认识网络是用好网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真实案例,向小李介绍网络成瘾的危害和案例,引导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确认识网络,适度使用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配合,向他推荐一些有益的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结合专业优势,帮助他合理利用网络。 3.培养兴趣,回归集体 老师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带领小李参与班级生活,适当向小李布置一些班干部工作任务,完成后在班级里及时给予肯定赞许。鼓励小李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交团体,培养兴趣爱好,减少他对网络的依赖。同时,引导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4.家校合作,巩固行为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辅导员与小李的家长取得联系,告知他的情况,建议家长在假期也实施相似计划并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巩固小李在校期间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让小李持续感受外界环境的正向强化,使得小李的受到学校和家庭肯定的行为重复发生。 5.学业指导,提升能力 成立学业帮扶小组,针对小李的学业问题,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鼓励他积极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专业课程情况,帮助他分析专业学习之处与职高生产生加大差距的原因。鼓励班干部、寝室长主动“监督”课上课下表现,围绕小李“生活圈”形成“学习圈”互相学习、讨论,增强学习效果。 6.职业规划,明确方向 辅导员通过学院每年“访企拓岗”机会,以班团活动形式,带领小李和班级同学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引导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目标。鼓励他参加实习、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竞争力。 三、辅导效果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和实施,小李的网络成瘾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他逐渐减少了上网时间,开始关注学业和社交活动。学业成绩也有所提高,顺利完成了课程任务。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交团体。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他加入了学院“网络安全协会”,参与了多场网络安全知识公益宣传,上学期还与其他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