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分享整本书内容,完成框架填写。 2.在了解整本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专题进行批注阅读,做笔记并形成心得体会。 3.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02.教学重点: 围绕专题进行批注阅读,选取文本有效信息做摘抄记录。 03.教学难点: 围绕摘抄记录进行研讨,教师技巧点拨,最终生成随笔习作。 04.教学方法: 自读为主,讨论式。 05.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①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②利用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完成章节读书卡填写。 2.导入。 同学们,有一位作家被罗曼 罗兰誉为“最罕见的道德、最纯洁的勇气的同义词”;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视为“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这位作家就是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之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奥斯托洛夫斯基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做过杂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乌克兰椰放,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因重伤复员,进铁路工厂任助理电气技师。1923年至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疾,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钢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5)。 3.新授。 (1)交流互动: ①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②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 ③揭示小说标题的含义。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法指导: 阅读名著可以充分利用书的序言和导读,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明确以下内容: ①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②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③“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④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3)复习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组织学生分享之前小组阅读成果,分享读书卡中,关于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内容。(预计时长10分钟)之后由教师出示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4)围绕专题进行选择性摘抄与做笔记。 ①方法指导: 由教师选取简单易操作的“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找寻小说中对朱赫来的描写,根据学生的读书卡表格,快速锁定出现篇章。选取其中一篇的某一处,进行集体阅读。找寻到朱赫来的动作以及语言描写,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生成笔记,可写随笔与心得,即我手写我心。 选择第一部第五章中,关于朱赫来的动作和语言片段,明确摘抄内容: “有一个人影在大街中间急匆匆地走着,他双脚不时陷在泥里,遇到特别难走的地方,嘴里骂骂咧咧地吐出几句脏话”; “他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框,没有人答应,他又敲了一遍又一遍,比第一次更响、更坚决”; “小弟弟,那帮吃人的野兽正在追我……但你知道,人们还没有赴汤蹈火的决心,所以失败了……”; “他的一只手伸到枕头下面,按住那支沉甸甸的手枪,把枪捂得热热的”…… 心得体会:朱赫来是一个对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