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54997

人音版 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龙船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030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单元,龙船调,教学设计
  • cover
《龙船调》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应用“参与-体验-合作” 理论,结合学情分析,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领悟中国地方民歌独特的韵味,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达成教学目标。 (二)理论依据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指出:“弘扬民族文化,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着重强调了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实践的重要性,把对中国民族民间优秀音乐文化的学习提升到了共享人类文明的高度,这正是本课教学设计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湖北民歌《龙船调》此曲是湖北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宋祖英、吴碧霞等多位歌唱家都演唱过此曲。本课是对《龙船调》的学唱、欣赏与体验。 1.歌曲背景:《龙船调》是鄂西土家族之中一首历时久远、广为传唱的民歌。1953年被载入《湖北省民歌集成》,1957年被收入《中国民歌集》,1983年在国际优秀民歌评选中,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龙船调》原为湖北利川县土家族民歌《种瓜调》,曲调为《瓜子仁调》从正月唱到十月,因而有十段歌词。 这首《种瓜调》歌词是以歌唱种瓜这一农事活动为主的。唱的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种瓜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莲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人们取其《种瓜调》彩莲船划船的表演形式,汇同地方正月间有拜年的风俗,拜年又免不了爬山涉水,因此“正月里是新年, 妹娃儿去拜年”就形成了,“(女)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 (男)我就来推你嘛!”就顺理成章了。 2.调式、节奏、结构: 全曲从羽调式开始,结束在徵音上,是典型的具有恩施民歌特色的羽徵交替调式。中部形成对比性展开,曲中和曲末十六分节奏型的重复充分的展现出了《龙船调》这首歌的鲜明、优美的旋律以及生动,明快的节奏。歌曲为三段体。 3.旋律: 主歌部分简明流畅,行腔委婉甜美;曲首是两个明亮、自由而直畅的乐句,带有山歌风味,造成了隔河相望的空间感。副歌部分旋律近似方言音调,说唱感觉。 4.润腔: 《龙船调》在歌唱过程中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高音、音色、力度和时值上的细微变化,歌唱中以“小抖腔”,“收腔”等手法的不同运用,体现了土家族民歌歌唱中特殊的内涵。 同时,在演唱土家族民歌中音域较宽与起伏较大的旋律时,要求注重使用悠长气息去演唱。那么《龙船调》全曲中的音域虽然不算太宽广,但是大部分的优美的旋律都是在高音区地方来回跳动,所以更讲究在歌唱时运用的气息和共鸣,这样才能使声音在高音区当中达到统一和富有感染力。 5.歌词: (1)儿化音: 在演唱“娃”等字的时候,依据当地的语言习惯加上儿化音,如:“妹娃儿”,更能表达乡土特色。 (2)衬词: 衬词分为单衬、双衬、虚衬、实衬。这首歌曲当中均有这四种衬词。 单衬:“哪”、 “嘛”、“哇”、“啊”、“啰” 双衬:“咦哟喂”、 “哟喂” 实衬:”啊 喂呀左” 虚衬:“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阳雀叫啊抱着嗯那哥啊抱着嗯那哥”。 这些衬词出现在《龙船调》中,显得十分的俏皮有趣,这衬词的反复使用,非常生动形象地把划船动作的节奏特点表达出来,使气氛达到活跃的效果,在歌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6.演唱形式: (1)对唱:“(女):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男):妹娃儿去拜年(哪 哟喂)”。 (2)说唱:形成了一唱一合的形式,如“女白: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 答:还是我来推你嘛!” 7.其中涉及的曲目有:《黄四姐》 (1)歌曲背景:是湖北恩施地区极具土家族风情的一首情歌,它具有丰富的情感 内涵和心理活动。 (2)歌曲结构:六段歌词从头反复,其中包括两句说白。全段乐句结构规整。有七个乐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