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61950

【梯度训练】2024学年华师大版九上科学 第二章酸和碱(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58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学,答案,第二章,梯度,华师大,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九上科学梯度训练 第二章 酸和碱(达标版) 班级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一、选择题 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原因是( ) A.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B.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溶液中都含有OH﹣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3.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熟石灰能参与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浓硫酸可使有机物发生炭化现象,体现出吸水性 C.浓盐酸瓶口可观察到白雾,具有挥发性 D.烧碱易潮解,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干燥 4.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5.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B.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CO2+Na2CO3+H2O=2 NaHCO3 C.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和NaHCO3 D.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6.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加的是( )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7. 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图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是铁,则A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B转化为A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C.如果C溶液呈碱性,则D只能是盐 D.如果D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C只能是碱 8. 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如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 硝酸钾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9.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2CuSO4+2H2 10.向一定量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关于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 B.若将饱和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所得曲线完全相同 C.对比曲线中bc段和de段,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曲线中ac段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先变多后变少 1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