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75224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共1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680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唐】李 白 渡荆门送别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如今你四海为家 今天让我们一起在《渡荆门送别》中感受李白的第一次辞亲远游吧!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的。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大匡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也叫大李杜 “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试着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题目解说 渡:通过 荆门:地点 送别点明诗歌主题,———送别诗 这首诗不是送别朋友,而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诗人自己。 标题既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又暗含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我乘舟远渡到荆门以外,去楚地漫游。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长江奔入辽阔无际的原野。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随”和“入”字 观后赏析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景真切的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字描绘了江水流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万丈的胸怀和喜悦昂扬的激情。 颔联描绘了哪四种景象 观后赏析 起伏的山岭 平坦的原野 奔流的长江 辽远的原野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多变,形成海市蜃楼。(写景、想象、比喻)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 观后赏析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运用想象,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生动形象描绘出一幅水中映月图。 “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变化多彩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天边云霞图。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抒情、拟人)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在5岁那年便随父亲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称四川为“故乡”。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作者称它为“故乡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故乡水以人的情态,说故乡水来送自己,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远景 俯视 仰视 渡荆门送别 近景 叙事 抒情 写景 拟人 对偶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山水 月云 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巩固复习 中心思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及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