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北冥有鱼》是《庄子 ·逍遥游》中开篇的一个故事。文章记录了鲲鹏变化,描绘了大 鹏扶摇直上、由北冥而至南冥的壮美形象。既有雄奇瑰丽的想象,亦是为后面呈现庄子的辩 证思想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鲲鹏”的故事并非是庄子首创,在当时诸多作品中均有对这个传说 的记录。因此,如何走进庄子笔下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应是解读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北冥有鱼》被编入统编版八年级下期语文课本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读经典 名篇,感受其情趣、理趣,理解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语文要素则包含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 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 基于文本特点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关注两点:第一,雄奇瑰丽的想象; 第二,庄子用什么方式、择什么内容在讲别人口中也在讲的故事,这样讲故事有何深意。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已较为充分,故课堂教学时,可重点关注本文 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 就语文学习能力而言,八年级的学生对于“雄奇瑰丽的想象”能有基本的判断和感知, 但正如前所析,如果仅仅将“雄奇想象”的认识停留于字面上鹏的形体硕大、气势磅礴,那 庄子的想象与《齐谐志》等等又有何区别 因此采用文本比读的方式,将“想象雄奇”这个 概念化的感受变成有依据有层次的理性认识,应是阅读本文的一个重点。 就思想认识而言,学生对庄子有所了解,如“无为”、“逍遥”等;但学生的理解有可 能只是浅读甚至误读———将庄子的逍遥理解为消极不为。因此,关注本文容易被漏读的部分、 关注庄子讲故事时的“言”与“不言”,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切入庄子的思想方向,帮助学生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是理解文本且正确挖掘本文现实意义的一个重点。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过比较分析多个作品中的大鹏形象,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3.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所言”与“所不言”,理解庄子的辩证思想和处世智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分析多个作品中的大鹏形象,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2.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所言”与“所不言”,理解庄子的辩证思想和处世智慧。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所言”与“所不言”,理解庄子的辩证思想和处世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有许多的瑞兽。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龙”、“龟”、“麒麟 ” “貔貅”。今天,让我们走进庄子的故事里,认识瑞兽“鲲鹏”。 二、识文断句 1.学生活动:自由诵读,要求字音准确、断句正确。 2.师生共理文言要点: (1)重要实词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 (2)重要句式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环节目的:通过朗读,熟悉文句;梳理要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三、读文解意 (一)环节一:见世人眼中之“鹏 ”1.环节过渡: 鲲鹏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极常见,比如成语中有“鹏程万里”“鹏路翱翔”“凤翥鹏翔 “鹏抟鹃运”;很多诗句中也有鲲鹏的影子,如李峤诗中说“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李白也曾诗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实,这“鹏”并非是庄子首创的艺 术形象,在先秦时代的诸多作品中均有其传说,比如《列子》以及本文提到的《齐谐志》。 2.学生研读探究: 读《齐谐志》和《列子 ·汤问》中的相关文段,说说“在世人眼中,这是一只 的鹏”。Ppt 呈 现文本: ●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六月息者也。” ● 《列子 · 汤问》:“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