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 C.成熟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2.如图是在停止能量供应的条件下得出的曲线,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 3.如果使用药物抑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物质X的跨膜运输速率迅速下降;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却对其运输速率没有影响。对该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式是协助扩散 B.与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该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常为该种方式 4.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 A.透析袋胀大 B.透析袋外部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透析袋内部液体浓度增大 5.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 ⑤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⑥ 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⑥ D.肌肉细胞吸收水——— ④ 6.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 B.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方式都为渗透作用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 7.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管腔中氨基酸 →上皮细胞 管腔中Na+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 →组织液 A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A.A B.B C.C D.D 8.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9.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10.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V-ATPase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进入液泡 B.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Cys利用H+电化学势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 D.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11.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12.下图为Ca2+通过载体蛋白释放至细胞膜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B.当膜外侧的Ca2+与载体蛋白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 C.ATP水解时,脱离的磷酸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