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11096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歌曲《唱脸谱》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3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歌曲《唱脸谱》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的一首必唱歌曲。京剧被誉为“国剧”、“ 国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 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唱脸谱》为教科书保留曲目,这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让学生们普及了京剧脸谱以及京剧剧目名称等京剧知识,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生行和旦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 学 生 分 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 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 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一却知之甚少,但是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剧,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音乐修养非常有益。因此,我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以便学生对戏歌有感性印象,从而激发学唱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这种新的歌曲体裁:2.通过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拖腔中体会京剧的韵味,并进而认识脸谱、感受唱腔、动作等京剧元素。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运用分析、探究、听唱、模仿、创造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京剧唱腔特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京剧曲调的艺术 魅力,有继续关注和了解京剧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第二乐段,并能通过唱、做、演体会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休止符和拖腔的唱法,京剧的精气神的表现 教学方法、手段 研究、听唱、模仿、创造 钢琴、多媒体、课件、非洲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提问:看一组图片(四张京剧表演场面照片),表现的是我国哪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2.教师讲述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和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昆曲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提问:除了老师刚说过的,你还能想到哪些京剧相关知识? 3.教师讲述不同行当的不同服装、唱腔、化妆,进而引出“大花脸”,也就是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唱脸谱》 回答:京剧 回答:生旦净丑 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并说出不同行当的服饰、唱腔特点、面部化妆的不同 直入主题,引发学习兴趣 了解京剧主要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带着问题来初听歌曲: ①《唱脸谱》是京剧吗? ②歌曲分几部分? ③男声部分属于哪个行当? ④哪些地方比较难唱? 学唱歌曲 看谱子,学唱后半拍起唱及拖腔的演唱 3.书中装饰音的作用,教师演唱带与不带装饰音的两种唱法 4.注意声音的行当化 5.学唱2、3段歌词,找出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6.再听歌曲,模仿第一段旦行的唱腔 7.完整演出歌曲:注意两部分声音的行当化 8.这么富有京剧色彩的戏歌是谁创作的呢? 教师介绍作者: 作词-闫肃 作曲-姚明 学生分组带问题听后回答,教师总结: ①不是京剧是“戏歌” ②两段体:一段旦行表现外国友人对中国京剧的喜爱,二段净行娓娓道来将京剧唱给大家 ③净行 ④后半拍起唱和拖腔 学生跟琴听唱、模仿 学生体会不同唱法的音乐风格变化 用洪亮、宽厚的声音歌唱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有能力的同学可领唱 学生可分组或个别领唱齐唱的形式来演唱 学生了解两位音乐巨匠的音乐作品 在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分析、了解并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 解决本节课难点部分 感受并体验戏歌的“歌中有戏的韵味”的特点 完整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