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或主 题)名称 《风向和风力》 学科 科学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 主要教材 小学科学;-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湖北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天气与气候》单元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天气变化有什么规律,怎样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观测的量描述天气, 认识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以及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 本单元设计了4课,分别是《一天的气温》、《风向和风力》、《观测云和雨》、《气候和气 象灾害》。 二、课标内容分析 《天气与气候》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涉及学科核心概念及学习内容如下: 10.地球系统。 10.1天气和气候。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 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下册《了解天气》单元的学 习中,学生就初步知道了天气现象包括阴、晴、雨、雪、风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进一步 学习天气变化有什么规律,怎样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 气,认识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以及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本课主要基于学生对风的 现有认知,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风向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要让 学生能够利用风向、风力来描述天气,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把对天气 的描述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日常生活及天气预报中,学生对风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天气预报中西南风二到 三级,东北风五到六级……不同级别的风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同的影响,有时的大风会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感受到了不同的风,如纸片的 飞舞、树叶的摇摆等,但学生对于风向的确定、风级的划分标准等知识确实了解甚少,即学 生没有对风形成系统的知识。本节课学生通过感受风、观察风向、判断风力以及自制风向标 和小风旗对进行观测等活动,从而对风形成系统的认识。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设计了“提出和聚焦问题”、“认识并观测 风”、“布置实践作业”三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目的是通过联系生活以及分析天气预报聚 焦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本课的科学实践环节是“观测风”,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 认识风向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观测风的实 践作业,针对学生在长期观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保持 其观测风的兴趣,培养观测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2.知道风向有八个基本方向。 3.在用风向标观测风时,当风向标停止转动时,风向标头部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4.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把风力分为0—12级,并用风速仪测量风速,风速越大,风力越大。 ●科学思维 1.利用风向图引导学生科学地辨认风向。 2.在了解风级歌的基础上,利用风中的景物和人的感觉判断风力。 3.能够利用学过的风向和风力知识描述天气。探究实践 4.能够利用烟、旗等物体的飘动情况识别风向,根据风级歌判断风力。 5.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或风旗,并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 ●态度责任 1.在对风的观测中,体验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坚持观测的科学态度。 2.在制作活动中,正确使用学具材料,与人合作,用心观察,注意安全。 3.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好奇心,保持观测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会用简单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