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25986

第13课 唐诗五首 黄鹤楼 课件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4448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第三单元 自然山水 第13课 唐诗五首———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 1.了解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这首诗,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 3.学习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意象”“意境”等专业术语,学会欣赏写景抒情的诗歌。 学习目标 崔颢(?—754),盛唐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著有《崔颢集》。 作者介绍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写作背景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整体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整体感知 离开 只留下 飘飘荡荡的样子 分明的样子 故乡 烟霭笼罩江面 内容精讲 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悠悠飘荡。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茂盛长满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家乡,烟霭笼罩的长江激起思乡的哀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内容精讲 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遗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用典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内容精讲 仰望天空,千载以来只有悠悠飘荡的白云,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感慨,给人一种孤寂惆怅之感。 空空荡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内容精讲 对偶的修辞手法; 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内容精讲 设问的修辞手法; 在自问自答中以“愁”字结束,表达出游子思乡急切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深入探究 ①首联和颔联近景与远景相结合,描绘出白云缭绕的黄鹤楼,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②颈联和尾联通过一明一暗的色彩对比,描绘出一幅江面开阔,绿树青草茂盛的浩渺江岸图,展现出了气象恢弘、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古人评价本诗具有“气象恢弘、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绘画美”的特点 深入探究 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深入探究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诗人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而导致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情,重在抒情。 诗歌中有两个“空”字,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深入探究 “历历”是分明的样子,“萋萋”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描绘了清晰明丽、富有生机的景象;两个叠词,声调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两个叠词的表达效果。 深入探究 先是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的怅惘之情;接着是看到清晰明丽、富有生机的景象的愉快之情;最后是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而不见的思乡之情。 阅读全诗,概括诗人内心情感的三次变化。 深入探究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