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生活记忆”“重要他人”有关,选编的四篇课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前两篇是回忆性散文,后两篇是人物小传。 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记人为主,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但在人物刻画上,这几篇文章又各具特色。其中《藤野先生》刻画多起典型事件,《列夫·托尔斯泰》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回忆我的母亲》语言风格平实质朴,《美丽的颜色》大量运用了传神的细节描写,并引用传主日记,均为后文单元核心任务的完成提供了经典指导。 结合这些共同点及本单元写作训练《学写传记》的要求,我们设计了布置“‘重要他人’人物主题馆”的任务。通过搜集名人主题馆资料,学习选取典型物件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布置“名人主题馆”,学习将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写出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和伟大中的平凡;通过举办“‘重要他人’人物主题馆”展览,在实践中掌握本单元选材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要义。由对课文名人写普通人和名人写名人的学习,到由自己动手写心目中“重要他人”的布展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提升他人的人格魅力。各课段之间层层递进,从样例展示、方法指导逐步过渡到自主创作,直到完成单元作品。 【单元知识建构】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音、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多作品的理解”,“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以写人为主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以及写作手法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精读的阅读策略,具备了把握课文中心的能力。从八年级开始传授文本阅读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一般的阅读方法,能分辨文体;分辨了文体,才能“按文本体式来阅读”。本单元单元学习要求: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在小学对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典型事例、直接描写的多种方法、间接描写)大都达到认知、运用的程度。但是,这一能力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而且初中的学生认识水平比小学提高,对人、事的观察、评价等能力自然提高,还需要通过写作多次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初中阶段无需再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认知”层面的教学,而是要体会和学习这些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初读文章,从人物身份、穿着、与作者的关系、人物评价等方面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