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1923

11《老王》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51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老王,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课题:《老王》 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引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单元导读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也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3.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但对于《老王》这篇人文性和社会性较强的散文来说,文中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是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学生体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细节,借助背景资料,在看似浅显的语言文字下探寻、感悟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启发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身边的普通人,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本课分析: 本文杨绛回忆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展现特殊年代中闪光的人性之美,讴歌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也表达了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身的反省。本篇文章与本单元另外三篇文章设计文章的多方面,相互配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怎样做人”的认识,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地普通人,捕捉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做到向善、务实、求美。 二、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 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细读,深入理解老王和作者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体会人性之美;鉴赏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三、教学重点 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老王和作者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 理解“愧怍”的深层意蕴,体会作者的反思精神。 五、教学方式和策略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精读研读法、小组合作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聚焦题目,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回忆性散文,杨绛写的《老王》。(板书课题) (1)你从文本的题目“老王”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预设:这是对一个人的称呼,此人姓王,年纪较大,作者与他的关系亲近。 (2)如果把题目改成“王老”,你从中读出什么不同的信息? 预设:这个人姓王,年纪较大,德高望重,作者对他比较敬重。说明“老王”是一个平凡之人。 作者与老王的关系究竟怎样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活动意图】通过解读题目,读出作者和老王的关系很亲近,引出下文对“老王”人物形象的探究,体现单元导语的编者意图“从标题把握文章重点” 任务一:初识老王,知其“不幸” 1.齐读1-4自然段,试填空。 关于老王,老王说:( ); 有人说:( ); 杨绛问:( )。 学生通过第二段“据老王自己讲”、第三段“有人说”、第四段“我与他闲聊”找出相关内容。 【活动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圈点勾画相关语句,以此了解老王身份地位、家庭结构、处境等,体会老王命运之“苦”。 职业———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维持生活。进不了蹬三轮的组织中,一个人单干。 家庭———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没有可以倚靠的亲人。 身体———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 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精神———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这老光棍” “不老实”等,被人瞧不起。 默读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