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2420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梨园漫步——唱念做打皆神奇》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单元
  • cover
《梨园漫步———唱念做打皆神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感受、音乐欣赏、观看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表演形式。 2、引导学生运用体验、比较、探究等方法进行京剧表演艺术进行了解、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艺术表演的兴趣。 3、学生初步识别京剧唱腔中的西皮腔,感受京剧表演中“唱”的魅力。学会分辨念白中的韵白与京白。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 1、感受京剧表演形式中“唱”的风格,对西皮腔的特点有所了解。 2、区分韵白与京白。 【设计理念】 在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传统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下,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这种京剧艺术形式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有三个难点:体会京剧表演形式,细致品味其中的韵味,产生欣赏、学习的欲望。相对而言,体会表演形式不是很难,品味其中的韵味,产生学习的欲望则要困难一些。《唱念做打皆神奇》的设计正是根据这些难点,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唱念做打,让学生用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等感受唱念做打的韵味,在欣赏、表演、分析中加深感受与理解,产生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既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唱”、“念”、“做”、“打”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既掌握了明晰的京剧常识,又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京剧、感受京剧,体会到京剧离我们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了解京剧表演 1、提问复习 (1)京剧的行当分为哪四种? (2)说说旦行的具体分类。 (3)小生和老生在演唱时声音有什么不同? 2、京剧不仅角色行当各色各样,演出内容丰富多彩,服装绚丽多姿,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 【设计意图】本课所教授的《京剧中的唱念做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让学生适当回忆上课时学习的相关京剧知识,不仅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也让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了期待。 二、多样学习,体验京剧表演 (一)听听唱唱感受“唱”的魅力 1、京剧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 2、欣赏《铡美案》选段《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欣赏这段唱腔之后,思考这段唱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或情绪?在音乐上又是如何表现的? 3、欣赏《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思考:你认为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 4、知识链接: 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常用以表现激越、活泼的情绪。 二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常用以表现深沉、平稳的情绪。 设问:刚才欣赏的两段唱段分别属于什么唱腔? 5、“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京剧唱腔的板式决定唱腔的节奏,西皮有原板、慢板、流水、快板、导板、二六和散板。西皮流水曲调流畅,句间紧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口。 6、演唱《唱脸谱》片段,感受西皮流水的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京剧真的很难学唱,因此,对同学们的学唱要求,不求达到十分,三五分即可,目的在于使同学们通过学唱,能够注意并感受到京剧拖腔的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与模唱,并结合老师的范唱、指导、指挥等手段,来解决学唱的难点。 7、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出示“四大名旦”,欣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