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6699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同步练习

日期:2024-12-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568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同步,变化,质的,1节,上册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杭州月考)“灰汁团”是浙江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资料卡 传统方法:稻草烧灰→加水溶解→静置沉淀→过滤取汁 现代方法:将食用碱(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汁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中性物质 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 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传统做法中稻草烧灰,稻草中的有机物燃烧了剩下无机盐,溶于水形成悬浊液,过滤后剩下溶液。现代方法纯碱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呈碱性。 【解答】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是糖类,属于有机物呈中性,A正确。 B、稻草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其他成分,则“灰汁”是混合物,C正确。 D、现代方法制取的“灰汁”中含有纯碱和小苏打,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正确。故选:B。 2.(2023九上·温州月考)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制作艾柱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艾叶 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 D.燃烧艾柱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A、 清洗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晒干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卷成艾柱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燃烧艾柱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九上·平湖期末)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 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多种纯物质混合成混合物,是物理变化;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物质,亦是物理变化。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新物质亚硫酸钠,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兔毛变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潮解是指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或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溶液的现象。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潮解仅涉及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即从固体变为溶液,而没有涉及化学成分的改变 ,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钠的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3九上·嘉兴期末)科学应基于证据与逻辑得出结论。对于下列 4 个实验中,有关证据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生成黄色沉淀是结论,硝酸铅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是证据 B.②中根据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的证据,得出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的结论 C.③中得出某血管是小动脉的结论,基于的证据是观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是鲜红色的 D.④中能得出通过压缩气体能对外做功的结论,支持的证据是橡皮塞向上跳起 【答案】D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证据也就是依据,它是得出一个结论的来源凭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