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9965

【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课《大海摇篮》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41165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7课
    (课件网) 第4课《大海摇篮》 第七单元 大海的歌 (人音)二年级 上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 05 课堂拓展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01 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艺术表现 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表现音乐 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新课导入 02 同学们,欣赏图片说一说这里是哪里? 新课导入 02 大海给你们的印象是怎样的? 新课导入 02 作品 《大海的歌》 新知讲解 03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03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03 《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少儿歌曲。 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新知讲解 03 下面我们聆听第一部分: 1.感受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03 第一部分,童年的回忆。很有特点的两个起句中前倚音、切分音的运用,似大海轻柔翻动的浪花,委婉的音调留恋地歌唱着曾经给予人们童年欢乐和幸福的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 下面边听音乐边哼唱 新知讲解 03 下面我们聆听第二部分: 1.感受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03 第二部分,情感的抒发。衬词“啊”在高音区起句,由于出现新的因素,旋律明朗、振奋,更为舒展,使人感到大海的宽阔,与前段的柔美形成对比,歌唱了大海是历史的见证。它陪伴人们走过今天,走向明天。随后旋律又变化再现了前段的音调,与前段呼应着,形成全曲的统一,歌唱出更加美好的催人向上、奋进的音调,最后在结束句的全曲最高音上渐弱结束。 下面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 新知讲解 03 下面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 新知讲解 03 下面整体欣赏 课堂展示 05 下面请同学们上台用乐器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04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课堂拓展 04 说说欣赏完视频有什么想法 课堂总结 06 《大海摇篮》 独唱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大海的歌》第4课《大海摇篮》 【教材分析】 《大海摇篮》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7课《大海的歌》第4课欣赏课。《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少儿歌曲。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二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