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与设计 学科 音乐 所用教材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任课教师 年级班级 初一 课 题 戏歌《唱脸谱》 本课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学唱曲目,是整个单元中一首与众不同的作品,体裁为“戏歌”。这首戏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了解京剧,是把古老的京剧与时代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使传统的京剧更容易为现代的学生所接受。其歌曲旋律潇洒流畅、激情豪放,唱出了中国人对国粹艺术京剧的赞美之情和拥有这门传统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 课标要求及解读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弘扬民族音族音乐;增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活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欣赏和学唱《唱脸谱》,学生能够了解戏歌、脸谱、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唱好《唱脸谱》的弱起节奏,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并能自信地演唱。能力:在学唱《唱脸谱》的过程中 ,学生参与、体验净行唱腔的韵味,提高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愿意主动地参与到京剧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多元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 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点 音乐课程目标中的第一层面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音乐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这一点正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音乐课程的融合点。就音乐课而言,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是传播思想和情感的纽带,我想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音乐课中的渗透也就在这一点上能够得以体现。音乐教育是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不断的抒发、表现情感,不断的从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审美情趣、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学重点 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自信地演唱《唱脸谱》。 教学难点 歌曲中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唱出歌曲的韵味。 2、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预习探究 知识预习 探究问题 预期学习效果 内容方式与要求 内容方式与要求 科学知识 基础-可持续学习能力 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利用网络查阅,了解京剧的相关音乐文化。 脸谱的色彩以及的代表人物性格。 准确了解京剧的相关音乐文化。 认识脸谱及代表人物性格。 认真细致的对待任务。 课中:指导合作探究 时间 各阶段任务与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学习效果 科学知识 基础-可持续学习能力 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8分钟10分钟25分钟2分钟 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为学习本节课内容作铺垫,激发兴趣。】一、常规训练【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内容做基本的练习,以提高学生在节奏和音准方面的能力。】二、简介戏歌【设计意图:简单介绍京剧,引出戏歌,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三、学唱戏歌【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