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056547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6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记念刘和珍君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任务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阅读课文,概括人物事迹,把握刘和珍、白莽、柔石等人物形象的特点。 2.以“记念”为中心品读重要语句,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领悟革命志士奋起抗争的精神和意义,理性看待烈士的牺牲。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把握烈士形象,体会革命精神和意义。 2. 体会作者对青年革命者的情感,培养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单元属于中国 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悼念 在“三一八”惨案中造段祺瑞执政府卫队杀害的刘和珍等青年学生而写,《为了 忘却的纪念》是为纪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白莽、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而 写,两篇文章对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在多方面有 共性,也有区别,适于进行联读。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与比较能力, 面对一些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评价和思考。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他们已经学过了鲁迅 的一些作品,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恰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将益于学 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三一八惨案烈士纪念碑和刘和珍浮雕像导入,进而 拓展到为纪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白莽、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引入课题。 第1课时 2. 鉴赏分析 任务一:阅读课文,感知形象 活动1:阅读课文思考,两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分别纪念的是谁 他 们生活在怎样的时代中,又是怎样人 请根据文章内容及课下注释完成 表格,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篇 目 人物 时代 事迹 形象特点 《记念刘和珍 君》 刘和珍 《为了忘却的 纪念》 附 : 篇目 人物 时代 事迹 形象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 北洋军阀政 府黑暗统治 爱看鲁迅的文章; 预定全年《莽原》; 虑及母校前途,流 泪 …… 追求进步,品性 善良,为人谦和, 勇赴国难 《为了忘却的记 念》 白莽 国民党白色 恐怖统治 送书,送译稿,出 狱 敏感率真,淳朴 乐观,坚定执着 柔石 初次见面;设立朝 华社;维持社团运 转 …… 执拗,勇于承担, 刚毅坚强 活动2:他们与鲁迅是怎样的关系 鲁迅是怎样称呼他们的 从中你可以看出鲁 迅对他们是怎样的情感 师生及朋友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真的猛士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可以看出鲁迅对他们的钦佩和赞扬,为他们的牺牲而感到惋惜和悲痛。 第2课时 任务二:明确纪念,把握情感 活动3:两篇文章都是作者为纪念革命青年而写,但表达情感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请尝试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1)你感受到哪篇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更直接 请举例说明,并思考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不同 前者直露显豁、感情浓厚炽烈,如: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 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2)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除了作者写 的诗,你能否找到其他方式的表达 木刻《牺牲》、方孝孺的典故、《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等。 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母亲含泪献出了自己的儿子,正如柔石的母 亲献出了自己的儿子,祖国母亲献出了革命青年,令人悲伤,也令人感动于他们 的牺牲。 方孝孺的典故: 这是赞扬柔石的刚烈执着,立场坚定,无所畏惧;同时也 是批判国民党政府的诛杀无辜,残暴至极。 《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旨在说明这白色恐怖的世界,有如秦 桧当道的时代,是奴隶们的苦海。高僧不愿落入秦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老子》四章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大学之道》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论语》十二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 五石之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