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我们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课题 《伟大的中国梦》 单元 四单元 课时 第2课时 年级 小学低年级 一、教学背景: 本课时教材内容围绕《伟大的中国梦》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国家的发展成就,理解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4. 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梦的含义,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梦想的紧密联系。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国家梦想具体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中国梦的相关图片和故事。 2. 视频材料,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3.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国家近年来发展成就的视频。 2. 引导学生坐好,集中注意力,准备观看视频。 4. 提出问题:“大家从这段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成就是如何实现的?”,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5. 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简短的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1. 认真观看视频,注意视频中的关键信息和画面。 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与同桌或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聆听教师的总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1. 通过播放视频材料,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国家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新知讲解 利用PPT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图片或视频片段。 结合历史资料和新闻报道,讲述中国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重点阐述中国梦包含的几个方面,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 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中国梦”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它如何影响你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 进一步解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实现中国梦。 1. 观看PPT和历史资料,记录关键信息。 2. 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想法和体验。 3. 与同学交流,探讨中国梦在不同人生活中的体现。 1.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三)课堂讨论 1. 播放一段激励人心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关于梦想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个人梦想的重要性。 2. 清晰地阐述本次讨论的目的,即探讨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梦想。 3. 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具有多样性,以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4. 引导讨论:“你的个人梦想是如何受到国家梦想的影响的?”、“你认为个人如何为实现国家梦想贡献力量?”,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1. 思考自己的个人梦想,并尝试将其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等宏大叙事联系起来。 2. 在小组内,围绕教师提出的讨论主题,积极分享自己的梦想,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就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3. 记录讨论过程中的关键观点和感悟。 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激情。 (四)活动体验 1. 准备分发绘画比赛的相关材料,明确比赛规则、评分标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