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课前解析】 关注写作顺序: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 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 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 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 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 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 3. 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1. 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 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 读写“绿毯、拘束、会心”等词语。 2. 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一 、创设情境 , 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 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 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 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 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使 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3.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 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 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 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 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 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 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 情。) 二 、初读课文 , 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 1) 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词。检查学习效果,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 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 础。) 三 、再读感知 , 理清结构 1.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 序将材料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