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哪个传热快 【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两个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1.比较五种不同材料的勺子的导热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传热性能的好奇心;2.比较五种不同材质的小棒的导热性能,对于无法比较的三种金属小棒,借助感温油墨等材料精确实验,建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概念。活动二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实验中凡士林和感温油墨的运用,学生会借鉴已有经验,把原来单一的观察,设计成横向的对比实验。通过这两项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初步建立“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同的”这一科学认识。 本课注重的是导热性能的比较,所以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学生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使用一些实验方法,来研究热在金属、水中的传递,知道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本课需要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借助感温油墨等材料,观察、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的不同。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学生会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同,通过热传导性能的两次对比实验,自主建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概念。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能分析制造某种物品时选择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原因。 探究实践: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仔细对比、观察不同材质上的感温油墨的变化速度;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对比实验。 难点:学生能明确对比实验的关键要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 【材料准备】 学生准备:五种材质不同但长度和粗细相同的小棒(塑料、木头、铜、铝、钢)、凡士林、塑料珠子、感温涂料、保温杯、烧杯、热水、记录单。 教师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基于生活,激发探究物体传热性能的好奇心 1.观看学生用餐视频,提问:为什么钢勺会烫手?其它材质的勺子会烫手吗? 2.基于经验按照传热本领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序并记录:塑料、木头、铜、铝、钢五种材质的勺子。 3.聚焦本课探究主题:研究“哪个传热快”。 二、实验探究,建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概念 1.讨论实验材料:五种勺子大小、形状不同,怎样才能用来做对比实验?辨别五种长度、粗细相同的小棒的材质。 2.根据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1)在小棒的同一高度,用凡士林粘一颗塑料圆珠。 (2)将5根小棒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3)观察5根小棒上圆珠脱落的先后顺序。(温馨提示:注意安全,防止烫手) 3.小组第一次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总实验结果:与金属小棒相比,塑料、木头小棒上圆珠脱落得慢,说明传热本领差。 4.发现差异:实验中,有的组钢棒上的圆珠先脱落,有的组铜棒上的圆珠先脱落,实验存在差异,怎样更精确地观察比较? 5.小组第二次实验:利用感温材料测量铜、铝、钢三种小棒的传热性能,精准比较谁的传热本领强。 6.交流汇报,建构概念: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三、联结生活,完善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概念 1.ppt呈现学习资源及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双层玻璃可以以隔热保温吗?加热水,小鱼为什么安然无恙? 2.交流分享,形成共识: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四、回归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