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主备人: 课型 时间 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2.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3.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意义,树立规则意识 教 学资源 1.向家长、邻居等人了解成年人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2.上网检索并拓展学习更多关于年龄的法律规则。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难点: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意义,树立规则意识。 教法学法 引导法,指导法 教 学 设 计 与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 二次备课动态修改部分 新课引入 谈话交流:同学们,老师和你们,谁是成年人?谁是未成年人?为什么? 谈话导入,思考问题。 谈话导入,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一 特殊群体———未成年人1.出示思考题:(1)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多少?你能说出是哪部法律规定的?提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2)举例说说你知道的其他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提示: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例如,美国的成年年龄是16周岁,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日本、瑞士的成年年龄是20周岁,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龄是21周岁.(3)在我国目前的人口总数中,未成年人的比例是多少?提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4)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提示: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做事容易冲动。未成年人自制力差,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未成年人精力旺盛,适应性很强。2.小结:通过学习知道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年龄节点、数量和特殊之处环节二 法律意义———未成年人1.出示书本第73页知识窗问题:分析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及法律依据。2.出示书本第73页活动园问题:说说你在家里做家务吗?3.分正、反方答辩: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3.小结:通过学习知道在我国未成年人不同的年龄节点,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意义,树立规则意识。 学生交流并回答思考题。。学生阅览书本45页知识窗和活动园,思考辨析问题。 作 业 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我们是未成年人年龄 特殊性年龄节点 法律意义 教学反思 课题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主备人: 课型 时间 课标要求 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观念。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2.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观念。3.帮助学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 学资源 1.课前检索并了解我国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2.课前阅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观念。难点:帮助学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法学法 引导法,指导法,自主探究学习 教 学 设 计 与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 二次备课动态修改部分 新课引入 谈话导入:1.说说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的保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