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8411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49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
  • cover
《正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的判定》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2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六课时。本节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注重图形的分析,判别。在学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引入了正方形的判定,这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知道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经历探究正方形判定条件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综合推理能力,主动探究的学习习 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条件。 教学难点:正方形判定方法的应用。 四: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较为系统的学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已经具有了四边形的基本认知与知识结构,这些已有的认知结构可以迁移到正方形的学习中来。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对四边形探索的具体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数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探究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虽然内容不多,但是与前面内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判定进行综合,对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针对本班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特点,我采用了“提前预习+多媒体教学”,运用了“情境引入、合作交流、引导提问、归纳论证、深化巩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类比归纳的过程,充分感受教学思维的特点,进一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增强探索新知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正方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 边: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师生一起回顾,并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谁回顾的准确。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在掌握正方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正方形的判定的方法,引出本课主题。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操作1:每个同学手里准备一张矩形白纸,如何让它变成一个正方形? 剪 一张矩形白纸 正方形 为什么要剪,剪的目的是什么? 操作2:学生利用手中可以活动的菱形模型,如何才能使它变成一个正方形? 推 为什么要推,推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3:如果是平行四边形呢,怎样把它变成正方形? 剪 推 推 剪 剪,推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剪推等演练。并分成前后桌小组, 质疑、思考、讨论其目的是什么,填写出课件括号里面的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结论。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总结4: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法: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法: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矩形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操作1、2、3总结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对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知识,有了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归纳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议一议 我们学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那么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包含关系呢? 通过填写让学生形象的看到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还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菱形、矩形都是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