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95201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407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王维 使至塞上 了解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诗人、画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因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他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极有画意。北宗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701—761) 王维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1][3][22][24]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27][32] 出身太原王氏分支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27-28][32]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27]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即为赴边途中的所见所感。 边塞诗 边塞诗: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创作的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使至塞上⑴ 单车欲问边⑵,属国过居延⑶。 征蓬出汉塞⑷,归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烟直⑹,长河落日圆⑺。 萧关逢候骑⑻,都护在燕然⑼。[1] 生字词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这里代指使臣,即作者自己 首联 (常考点)使者身份 品读赏析 翻译: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路经的属国已过了居延地区。 开头点题,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轻车简从,形单影只,传达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经过之地 慰问边关守军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故事中常用于比喻远行的人。 颔联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胡, 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征蓬“”归雁“实写所见之景,更是作者即景抒情,以景物自比,诗人觉得自己就似”征蓬“一样随风飘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翻译:我(出行的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大唐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烽烟 黄河 颈联(重点) 翻译:浩瀚无边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空,有一轮圆圆的落日。 描写塞外风光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