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95703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09-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437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必修,选择性,统编,历史,高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 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 C.宰相职资发生重大变化 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2.清代曾任左都御史者共430人 ,其中进士出身者221人。科道官共3087人,其中汉人为2153人。汉人御史中有95%来自科举正途。由此可知,清代(  )【出处:21教育名师】 A.汉族官僚掌控监察系统 B.科举制度更加注重公平 C.监察机构内部分权制衡 D.重视提升监察体系效能 3.有学者指出:"在唐代统治阶层 之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占21.5%。就其统治阶层的社会架构而言,与实施九品官人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相同的。”据此可知,唐代(  ) A.科举制维护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B.社会阶层的演化具有渐进性 C.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脉相承 D.门阀士族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4.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 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进士科的录取以文词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以求推荐,谓之行卷。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促进了考试公平 B.录取范围大大扩展 C.扩大了社会基础 D.考试程序有待完善 5.魏晋南北朝时,高门大姓非常重视家谱 的编修。与此同时,谱牒作伪现象严重,如“荒伧人王泰宝买袭琅邪谱”。一旦作伪成功,寒门之人就得以享受世家大族的特权,包括步入仕途。这反映了当时(  ) 21·世纪*教育网 A.士族专权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政治权力划分取决于宗法关系 C.士族专权削弱了中央集权 D.士族对社会政治有较大影响力 6.有学者分析:如果他当一 郡太守,便可有权察举,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因此察举过他人的子孙,便有易于被人察举之可能。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21*cnjy*com A.魏晋士族门阀社会的起因 B.隋朝科举制度建立的条件 C.西汉豪强地主崛起的背景 D.世卿世禄制度造成的影响 7.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8.科举制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 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从而在社会阶层间出现等级中的升降、贵贱间的对流,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材料主要阐述了科举制(  ) A.动摇了统治根基 B.增强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9.唐代科举由礼部主持,选官则由吏部主持 ,二者是分开的。只有在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资格后 ,才能参加吏部的铨选,铨选合格才能获得授官。吏部铨选的择人标准,有身(体貌丰伟)、 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事。可见,唐代铨选制度(  ) A.完善了选才用人制度 B.使孝廉成为选官的依据 C.确保了选官的公平性 D.使中央开始掌握选官权 10.唐宪宗把女儿嫁给了恩荫出身 的官员,宰相权德舆则把女儿嫁给进士,唐宪宗感慨:“我女婿不如德舆女婿。”儒士杜羔屡试不第,思乡欲归家,其妻写诗道:“如今妾面羞君面,郎若回时近夜来!”杜羔颇受刺激,继续留京苦读。这些现象折射出科举考试(  ) A.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提高了女性家庭地位 D.消除了门第观念 11.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