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099726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6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记念刘和珍君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联读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
学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曲进步青年的挽歌,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是一纸控诉无耻政府、下流文人的血泪状,是一笺自我反省的自嘲诗,是一份国民麻木的诊断书,是一剂疗救非人间社会的药方,是一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冲锋号。《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记叙作者与柔石、白莽等“左联”五烈士生前的交往以及他们遇害的经过,揭露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围剿”革命作家的罪行,抨击了当时“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沉痛哀悼之情,同时,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作品,了解1926-1933年中国社会历史,理清写作思路。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概括事迹,分析两课青年学生的形象特点以及鲁迅对他们的情感。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鲁迅“说”与“不说”、“忘却”与“记念”背后的矛盾与情感。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激发奋发向上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青年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为国家捍卫正义,赤子情怀,蹈死不顾,担当历史使命,照亮了黑暗的中国,唤醒了愚昧的民众,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我们又该如何成为新时代的中国脊梁?今天,让我们追随鲁迅的足迹,从旧中国的进步青年身上寻找答案。 (二)谁来“记念”?———走进“民族魂” 1.生平经历: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2.主要作品———小说:《阿Q正传》《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的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3.播放视频《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 》 (三)为何“记念”?———明确写作背景 1.《记念刘和珍君》: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年仅22岁。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后,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鲁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 五石之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论语》十二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大学之道》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老子》四章 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5-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