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栽培番茄,观察并描绘其一生的变化 活动一 跨学科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七年级 上 01 重点 02 目标 03 导入 04 想一想 05 观察思考 06 实验探究 07 分析讨论 14 板书设计 13 作业布置 12 拓展延伸 11 练习与应用 10 课堂小结 09 科学方法 08 思维训练 番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番茄在植株的高度,果实的大小、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选择一个番茄品种,从种子开始栽培,观察其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过程。 导入 (1)通过栽培番茄的过程,理解植物生活所需的外界条件;能描绘植物一生所经历的变化。 (2)在栽培过程中,能进行正确观察、准确记录,并能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能正确进行育苗、移栽、剪枝、掐尖、授粉等技术操作。 1 活动目标 (3)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动浇灌器、植株稳定支架等活动,提升工程学设计能力。 (4)在设计栽培方案,番茄种植管理以及成果介绍等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 1 活动目标 2 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 生物学学科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3)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 2 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 地理学科概念 土壤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土壤在保水性、透气性、支持性、酸碱性、肥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2 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 跨学科概念 (1)尺度、比例和数量:土壤面积(或容器的容积)、番茄品种的种类等因素决定了栽培的数量。 (2)物质与能量: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可增加植株有机物的积累;剪枝、掐尖等操作,有利于物质更多地向植物的生殖器官运输。 3 任务描述 以小组为单位栽培番茄,栽培活动从播种种子开始,到收获成熟的果实并存留来年播种的种子为止。如果没有合适的“试验田”或“菜园”,可选择盆栽。在栽培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改良土壤,增加其肥力和透气性。如果是盆栽,要进行基质土①、蓄水材料、肥料的配制。 (2)保障通风、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3)设计自动滴灌装置②。 ①按照一定比例,将发酵过的农作物废料、蛭石、泥炭土等混合制成的土,较为松散,所含营养少,主要用于播种、育苗、花卉栽培等。 ②滴灌装置是使用盛水器和细塑料管等连接制作的浇水装置,按照农作物需求调整装置,将水或营养液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中。 3 任务描述 3 任务描述 (4)设计稳定植株的支架。本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活动课时安排 活动内容 第1课时 小组讨论、设计并确定栽培方案 第2课时 分组展示、汇报、评议 说明:栽培及管理等活动均在课下完成。 4 方案设计 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收集番茄的品种、栽培条件等信息;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番茄的栽培方法。小组首先根据环境条件,确定栽培的品种、数量及栽培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提示,就各阶段的条件如何满足、相关材料器具如何准备和设计等进行充分讨论。特别是对栽培中的限制条件、可能遇到的难题,小组成员要集思广益,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解决方案。 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与栽培设计 主要阶段 所需条件 主要材料器具 相关设计 相关操作或管理 育苗 ·适量的水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种子 ·土壤 ·育苗容器 (按需) ·滴灌装置 ·设计滴灌装置 ·浸种 ·播种滴灌 ·温度和通风等条件保障 4 方案设计 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与栽培设计 主要阶段 所需 条件 主要材料器具 相关设计 相关操作或管理 移栽 ·阴凉环境 ·幼苗·铲子 ·栽种容器(按需)·土壤 ·肥料·蓄水材料(盆栽) ·设计土壤改良方案 ·设计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