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4485

3.1 电现象—九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课前导学(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2375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现象,九年级,物理,教科,上册,前导
  • cover
3.1 电现象—九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并能解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知识集锦: 摩擦起电 (1)概念:用①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起电的条件: a.摩擦起电必须在②_____的环境(与外界绝缘)中进行,如果空气比较潮湿,即使物体带了电,电荷也会传导到潮湿的空气中,效果不明显。 b.只有由③_____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电。 (3)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④_____的性质。 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⑤_____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⑥_____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现象 说明 两个小球都带正电荷,它们相互⑦_____ 两个小球都带负电荷,它们相互⑧_____ 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它们相互⑨_____ 结论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 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电,且必带同种电荷; 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即一个物体带电、一个不带电,或两个物体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注意】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摩擦起电。起电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⑩_____到另一个物体。 接触起电。起电实质: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 _____。 感应起电。起电实质:物体中的电荷重新 _____。 验电器 (1)结构:如图所示 原理: _____。 作用:检验物体 _____。 说明:验电器能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验电器本身并不带电,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 电流的形成 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说明有电荷持续地流过小灯泡。 导线、小灯泡的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面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金属内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但是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就会做定向移动,电荷的 _____形成电流。 自我检测 1.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轻质棒M—定是导体 B.轻质棒M—定带正电 C.摩擦时,橡胶棒得到电子 D.与橡胶棒相比,毛皮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2.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B.电路中只要接入电源便一定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带正电,乙可能不带电 B.如果甲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C.如果甲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如果甲带负电,丙可能不带电 4.周末,爱劳动的小红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塑料扫把上粘了许多头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扫地时塑料扫把与地板发生了_____现象,而使扫把带了电荷,具有了吸引_____的性质。 5.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如图所示,金属箔带上_____电,且由于带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集锦 ①摩擦 ②干燥 ③不同物质 ④吸引轻小物体 ⑤正 ⑥负 ⑦排斥 ⑧排斥 ⑨吸引 ⑩转移 转移 分布 电荷的多少 库仑,简称库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是否带电 定向移动 自我检测 1.答案:C 解析: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毛皮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则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电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轻质棒为带正电或不带电的绝缘体。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电荷只有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有电压(电源)、电路是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