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7838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之寻找最美对联》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736755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4张,课件,我的语文生活之寻找最美对联,学习
  • cover
(课件网) 对联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之寻找最美对联》 对联之趣 对联特点 答题策略 实战演练 壹 贰 叁 肆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之趣 壹 对联文化的发展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骈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 李白戏权臣 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三步便宜,却反被羞辱了一番,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进退两难,十分尴尬。 趣对 吕蒙正妙笔春联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趣对 缺“一”(衣),少“十”(食) 名联欣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 对联特点 贰 字数相等 结构相称 词性相对 平仄相协 内容相关 对联“六相” 节奏相应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下联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 1.字数相等 神州春似海 大地绿如茵 正例: 1.字数相等 这幅对联有问题吗?请你说一说。 1912年3月,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竟然逆历史潮流而行,复辟帝制,于1915年底,登上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宝座。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国人无比愤慨。其间,一善讽者写了一幅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例: 上联:明月松间照, 下联:清泉石上流。 2.词性相对 2.词性相对 以下是一幅对联,请在下联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多艺多才有____ 上联“挑战”作为“迎”的宾语,是名词。下联也应对上名词。 担当 3.结构相称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上联:屋后松竹 添秀色 下联:门前梅兰 增幽香 正例: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3.结构相称 以下对联中,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 水天一色 下联: 无边风月 上联“水天一色”是主谓结构,“水天”为并列,“一色”为偏正。下联应改为“风月无边”,才能构成主谓结构,与上联相称。其中“风月”为并列,“无边”为偏正,也做到一一相称。 4.节奏相应 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叫做节奏相应。 正例: 上联:莫放/春秋/佳日过 下联: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一点与“结构相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