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4697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6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493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乐府、歌行、律诗、词和曲等体裁的艺术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文章,掌握从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 3.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不同作品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 十五从军征 文学常识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乐府”收集编录的诗叫“歌诗”;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将其称为“乐府”或“乐府诗”。后来,“乐府”也用来指魏晋至唐代按乐府旧谱重填新辞入乐的诗歌,以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 后来,诗人们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不但不入乐,连旧题也不用,仅从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上继承汉乐府的特点,是所谓“新乐府”。唐绝句小诗,宋元以后的词曲,大都配合音乐,均为“新乐府”。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乐府诗的特点: 语言朴素自然,叙事性强。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兵回家后见不到亲人的痛苦经历。 背景资料 整体感知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松柏冢 累累 狗窦 雉 舂谷 羹饭 饴 zhì zhǒnɡ lěi lěi dòu chōnɡ ɡēnɡ yí 1.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十五岁就应征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半路上遇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且看远处,那是您的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摘些野谷舂米做饭,摘下葵叶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与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东张望,泪水洒落在衣服上。 1.《十五从军征》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鉴赏作品 意象: 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 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句诗运用动作描写,描写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与最终失望哀伤孤独的心情。 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返乡经历: 情感变化: 始得归→归途中→回到家中→“出门东向看”; 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 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 悲哀流泪,内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0多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乱世中人民被迫裹挟于时代苦难中的悲伤,流露出普通百姓对战争的厌恶、痛恨及强烈的反战情绪。 艺术特色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老兵的经历和情感又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表现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境遇。 诗歌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以哀景写哀情,体现了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板书设计 总写:十五从军 八十得归。 远望: 松柏冢累累。 近看:野兔野鸡 旅谷旅葵。 处境: 羹饭熟 饴阿谁。 心情: 东向看 泪沾衣。 十五从军征 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