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4762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社戏 教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9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了解鲁迅以及小说常识。 2.初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 3.感知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结构。 一 、导入新课 小说常识: 小说定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一高潮一结局 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今记得美女蛇的传说、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随着《社戏》 再一次走近鲁迅,去感受儿时的快乐。 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 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背景资料: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 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 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 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二、预习检查 (1)订正字音 归省(zǎng) 掘(jue) 怠慢(dai) 潺潺(chan) 叉港(cha) 皎洁(jiǎo) 柏树(jiu) Error! Error! (2)词语释义 乐土:安乐的地方。 偏僻(pi) 惮 (dan) 撺掇(cuān duo) 踊跃(yǒng) 懈(xie) 漂渺(miǎo 棹(zhao) 行辈(háng) 絮叨(xu 凫水(fü) 蕴藻(yun) 家眷(juan) 旺相(xiang) 楫(j1)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署。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弥散:弥漫消散。 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三、学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 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说主要写了“我”在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去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2.你觉得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根据这个线索如何划分课文结构。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看社戏。标题“社戏”内容上点明了小说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结构上是小 说行文的线索。 第一部分(1~4):叙述了“我”随母亲归省和经历的乡村生活,交代了“我”盼望去赵庄看戏。 第二部分(5~30):详细叙写“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5~13):写“我”看戏前的波折及去越庄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层(14~21):巧“我”在赵庄看戏的过程。 第三层(22~30):写看戏后归航及途中偷豆的趣事。 第三部分(31~40):写看戏后的余波及“我”的怀念之情。 3.本文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详略如何 明确:写了七件事:随母归窗;钓虾放牛;欢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欢;月夜归航;六一送豆。 详写: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欢、月夜归航。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