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1 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标】 知道隋朝的统一和灭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 目标】 唯物史观: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时空观念: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 历史解释: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家国情怀: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 【难点】 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 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史料研读法 【学情 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的是隋朝的兴衰,对于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学生易混淆,对于隋朝建立的背景南北朝朝代更替线索较多,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梳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隋朝统一的意义。对于科举制创立的标志事件学生也易混淆,要引导学生区分隋炀帝和隋文帝的不同作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每年各省市自治区都会举行公务员招录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各岗位需要的人才,那通过考试这种方式选拔人才最早源于我国古代哪个时期?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2.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3.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立。 三、展示自学指导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是? 2何时隋朝灭陈完成全国的统一? 3隋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四、进入新课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教师讲解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北方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南方 南朝 宋 齐 梁 陈 教师讲解提问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3.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与开皇之治 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造就了开皇之治?结合表格理解开皇之治的表现 教师总结 隋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 大运河的开凿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和图片回答问题 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组织者是? 2大运河的南北端分别是哪一座城镇?其中心哪里? 3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是? 4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河流? 5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大运河的开通,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他也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目标导学三 科举制的创立 教师讲解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条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师讲解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回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五、课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